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7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8-33页 |
2.1 体验学习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2.1.1 体验学习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2.1.2 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模型 | 第20-23页 |
2.2 虚拟实训相关研究 | 第23-29页 |
2.2.1 虚拟实训基本概念 | 第23-27页 |
2.2.2 虚拟实训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2.3 虚拟体验学习 | 第29-32页 |
2.3.1 虚拟体验 | 第29-30页 |
2.3.2 虚拟体验学习模型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体验式虚拟实训系统构建 | 第33-48页 |
3.1 体验式虚拟实训模型 | 第33-38页 |
3.1.1 模型的提出 | 第33-36页 |
3.1.2 模型的具体描述 | 第36-38页 |
3.2 虚拟仿真教学设计 | 第38-40页 |
3.2.1 教学设计原则 | 第38-39页 |
3.2.2 教学设计框架 | 第39-40页 |
3.3 体验式虚拟实训系统结构设计 | 第40-47页 |
3.3.1 基础层 | 第42-43页 |
3.3.2 体验层 | 第43-44页 |
3.3.3 归纳层 | 第44-46页 |
3.3.4 模拟层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体验式虚拟实训系统的原型设计与实现——以配线子系统工程技术实训为例 | 第48-61页 |
4.1 教学设计 | 第48-55页 |
4.1.1 配线子系统工程分析 | 第48-51页 |
4.1.2 实训目标分析 | 第51-54页 |
4.1.3 学习者特征分析 | 第54-55页 |
4.2 系统实现 | 第55-60页 |
4.2.1 系统开发工具 | 第55页 |
4.2.2 功能模块设计 | 第55-57页 |
4.2.3 具体功能实现 | 第57-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应用与分析 | 第61-66页 |
5.1 应用实施 | 第61-62页 |
5.1.1 研究对象 | 第61页 |
5.1.2 实施过程 | 第61-62页 |
5.2 系统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 第62-63页 |
5.2.1 评价设计 | 第62页 |
5.2.2 问卷调查 | 第62-63页 |
5.3 系统有效性研究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