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铁皮石斛简介 | 第9-11页 |
1.2 萜类代谢途径与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萜类化合物的作用 | 第11-12页 |
1.2.2 萜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 | 第12-15页 |
1.3 HDS和IPI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1 HDS | 第15页 |
1.3.2 IPI | 第15-17页 |
2 引言 | 第17-19页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31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3.2 菌株和质粒 | 第19页 |
3.3 仪器和试剂 | 第19-20页 |
3.3.1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3.3.2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20-31页 |
3.4.1 总RNA的提取与cDNA合成 | 第20-22页 |
3.4.2 引物设计 | 第22-25页 |
3.4.3 中间片段的扩增 | 第25-26页 |
3.4.4 RACE扩增及完整cDNA序列的获得 | 第26-27页 |
3.4.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28页 |
3.4.6 DoHDS和DoIPI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28页 |
3.4.7 DoHDS和DoIPI蛋白原核表达分析 | 第28-29页 |
3.4.8 DoHDS和DoIPI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页 |
3.4.9 DoHDS和DoIPI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29-30页 |
3.4.10 DoHDS和DoIPI的遗传转化 | 第30页 |
3.4.11 DoHDS转化拟南芥hds突变体和DoIPI转化拟南芥ipi突变体分子检测 | 第30-3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1-55页 |
4.1 DoHDS与DoIPI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41页 |
4.1.1 总RNA提取与检测 | 第31页 |
4.1.2 DoHDS与DoIPI中间片段的扩增 | 第31-32页 |
4.1.3 DoHDS与DoIPI的 3’ RACE扩增 | 第32页 |
4.1.4 DoHDS与DoIPI的 5’ RACE扩增 | 第32-33页 |
4.1.5 DoHDS与DoIPI的CDS序列验证 | 第33页 |
4.1.6 DoHDS与DoIPI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33-39页 |
4.1.7 DoHDS与DoIPI编码的氨基酸的同源性比对 | 第39-41页 |
4.2 DoHDS和DoIPI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41-43页 |
4.2.1 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1-42页 |
4.2.2 DoHDS和DoIPI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42-43页 |
4.3 DoHDS和DoIPI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47页 |
4.3.1 DoHDS和DoIPI的获得 | 第43-44页 |
4.3.2 pET-28a-DoHDS和pET-28a-DoIPI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4-45页 |
4.3.3 pET-28a-DoHDS和pET-28a-DoIPI融合蛋白分析 | 第45-47页 |
4.4 DoHDS和DoIPI的真核表达分析 | 第47-55页 |
4.4.1 pCAMBIA1301-DoHDS和pCAMBIA1301-DoIPI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4.4.2 pCAMBIA1301-DoHDS和pCAMBIA1301-DoIPI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8-49页 |
4.4.3 DoHDS和DoIPI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49-51页 |
4.4.5 转DoHDS、DoIPI拟南芥植株的获得与PCR鉴定 | 第51-53页 |
4.4.6 拟南芥回复ipi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第53-55页 |
5 讨论 | 第55-56页 |
5.1 DoHDS和DoIPI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5页 |
5.2 DoIPI的功能分析 | 第55-56页 |
6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页 |
成果清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