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

轮齿表面凹坑形貌对面齿轮弹流润滑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面齿轮传动及齿轮润滑研究概况第10-12页
        1.2.1 面齿轮传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齿轮润滑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2页
    1.3 表面微形貌对润滑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表面微形貌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表面微形貌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论文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面齿轮加载接触分析第16-27页
    2.1 具有齿面凹坑的面齿轮三维建模第16-18页
    2.2 面齿轮传动齿面接触轨迹第18-19页
    2.3 面齿轮曲率计算第19-20页
    2.4 齿面卷吸速度第20-21页
    2.5 具有齿面凹坑的接触压力的有限元分析第21-26页
        2.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1-23页
        2.5.2 有限元结果分析第23-24页
        2.5.3 面齿轮法向接触力计算第24-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具有齿面微凹坑的面齿轮等温点接触弹流润滑分析第27-37页
    3.1 面齿轮等温弹流润滑模型第27-29页
        3.1.1 Reynolds方程第27-28页
        3.1.2 膜厚方程第28页
        3.1.3 润滑油黏度、密度随压力变化方程第28-29页
        3.1.4 载荷平衡方程第29页
    3.2 数值计算第29-33页
        3.2.1 方程的无量纲化第29-31页
        3.2.2 无量纲方程的离散化第31-32页
        3.2.3 计算流程第32-33页
    3.3 结果分析第33-36页
        3.3.1 光滑齿面的油膜厚度分析第34-35页
        3.3.2 轮齿表面凹坑对最小油膜厚度的影响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具有齿面微凹坑的面齿轮热弹流分析第37-49页
    4.1 面齿轮热弹流润滑模型的建立第37-40页
        4.1.1 Reynolds方程第37页
        4.1.2 润滑油黏度和密度随压力温度变化方程第37-38页
        4.1.3 能量方程第38-39页
        4.1.4 能量方程的边界条件第39-40页
        4.1.5 润滑油流动速度第40页
    4.2 方程的数值计算第40-45页
        4.2.1 方程的无量纲化第40-42页
        4.2.2 方程的离散化第42-43页
        4.2.3 计算流程第43-45页
    4.3 结果分析第45-48页
        4.3.1 光滑齿面的齿面最大温升分析第45-46页
        4.3.2 轮齿表面凹坑对最大温升的影响第46-47页
        4.3.3 热解与等温解膜厚比较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齿面微凹坑的加工及面齿轮接触试验第49-58页
    5.1 面齿轮齿面微凹坑的激光加工第49-52页
        5.1.1 激光微造型加工原理和设备介绍第49-50页
        5.1.2 面齿轮轮齿表面微凹坑激光加工第50-52页
    5.2 面齿轮接触试验第52-57页
        5.2.1 试验目的第52页
        5.2.2 试验对象第52-53页
        5.2.3 试验设备第53-54页
        5.2.4 试验原理第54-55页
        5.2.5 试验步骤第55页
        5.2.6 试验结果分析第55-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6.1 全文总结第58-59页
    6.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第64-65页
论文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16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柬埔寨旅游推介会口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中外大学生参观诺维信公司交替传译口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