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5 特色与创新 | 第14-15页 |
2 产业链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2.1 价值链理论 | 第15页 |
2.2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5页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第15页 |
2.4 农产品供应链理论 | 第15-17页 |
3 通辽市肉牛产业链每个环节的情况分析 | 第17-39页 |
3.1 我国肉牛的养殖和屠宰加工产业的情况分析 | 第17-21页 |
3.1.1 我国肉牛的养殖以及屠宰加工方面的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3.1.2 我国肉牛存栏及牛肉产量的区域分布情况 | 第18-19页 |
3.1.3 我国肉牛养殖环节利润的水平变动 | 第19-20页 |
3.1.4 我国屠宰加工方面的利润水平变动 | 第20-21页 |
3.2 通辽市的整体概况 | 第21-22页 |
3.3 通辽市关于肉牛养殖生产业的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3.3.1 通辽市肉牛的养殖生产状况、牛源资源及分布地区 | 第22-23页 |
3.3.2 通辽市肉牛数量及发展 | 第23-25页 |
3.3.3 通辽市牛的出栏状况分析 | 第25-26页 |
3.3.4 通辽市牛肉的生产能力水平分析 | 第26-27页 |
3.4 通辽市牛肉屠宰加工方面发展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3.4.1 通辽市牛肉屠宰加工现状 | 第27-28页 |
3.4.2 通辽市肉牛屠宰加工的形式 | 第28页 |
3.4.3 通辽市牛肉屠宰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3.5 通辽市肉牛业营销环节分析 | 第28-30页 |
3.5.1 通辽市活牛的销售渠道 | 第28-29页 |
3.5.2 通辽市牛肉的销售渠道 | 第29-30页 |
3.6 通辽市牛肉消费方面的情况分析 | 第30-36页 |
3.6.1 通辽市牛肉消费方面的现状 | 第30页 |
3.6.2 通辽市牛肉消费的水平情况分析 | 第30-32页 |
3.6.3 通辽市关于在城乡居民方面的牛肉消费变化分析 | 第32-34页 |
3.6.4 通辽市对牛肉消费特征的分析 | 第34-36页 |
3.6.5 牛肉消费总量的构成分析研究 | 第36页 |
3.6.6 通辽市肉牛质量现状分析 | 第36页 |
3.7 通辽市肉牛产业链纵向协作的问题 | 第36-39页 |
3.7.1 “牛源”短缺问题凸显 | 第36-37页 |
3.7.2 农牧民养殖的产业化水平较低,纵向协作水平低 | 第37页 |
3.7.3 产业链发展不稳定,存在无序竞争 | 第37-38页 |
3.7.4 肉牛产业发展环境较差 | 第38-39页 |
4 通辽市肉牛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分析与肉牛产业链的延伸 | 第39-46页 |
4.1 纵向协作理论与基本模式 | 第39-40页 |
4.1.1 纵向协作理论 | 第39页 |
4.1.2 纵向协作基本模式 | 第39-40页 |
4.2 通辽市牛肉产业链纵向协作的基本形式 | 第40-43页 |
4.2.1 肉牛的批发零售业和屠宰加工企业的纵向协作关系 | 第40-42页 |
4.2.2 大中型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与其生产者纵向协作及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4.3 通辽市肉牛产业链纵向协作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4.4 通辽肉牛产业链方面的延伸 | 第44-46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6-50页 |
5.1 结论 | 第46-47页 |
5.2 发展通辽肉牛产业的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5.2.1 创新产业新模式,推进肉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 第47页 |
5.2.2 加强牛肉产业链管理,提高各环节的经济效益 | 第47-48页 |
5.2.3 重点培育科尔沁肉牛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 第48页 |
5.2.4 加强科尔沁肉牛基地建设,鼓励养殖户规模化经营 | 第48-49页 |
5.2.5 建立科尔沁肉牛质量体系,坚持走标准化发展道路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