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绪论 | 第13-21页 |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9页 |
| (一)国内研究成果 | 第15-19页 |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9页 |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第一章 大理市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1-53页 |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 (一)思想政治教育 | 第21页 |
| (二)中等职业教育 | 第21-22页 |
|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 第22-23页 |
| 三、大理市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分析 | 第23-53页 |
| (一)大理市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24-27页 |
| (二)大理市中职学生政治素质现状的分析 | 第27-33页 |
| (三)大理市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分析 | 第33-45页 |
| (四)大理市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分析 | 第45-51页 |
| (五)大理市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第51-53页 |
| 第二章 大理市中职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3-60页 |
| 一、社会因素 | 第53-55页 |
| (一)重智轻德的思想 | 第53-54页 |
|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54页 |
| (三)大理市多元文化的影响 | 第54-55页 |
| 二、学校教育 | 第55-56页 |
| (一)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思想 | 第55-56页 |
| (二)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 | 第56页 |
| (三)学校德育理论课收效一般 | 第56页 |
| 三、家庭教育 | 第56-58页 |
| (一)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薄弱 | 第56-57页 |
| (二)家长的重智轻德思想 | 第57页 |
| (三)家长思想道德行为对子女的影响 | 第57页 |
| (四)家长教育方式对子女思想道德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四、学生因素 | 第58-60页 |
| (一)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 第58页 |
| (二)社会转型期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 第58-59页 |
| (三)中职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知行脱节 | 第59页 |
| (四)学习浅尝辄止 | 第59-60页 |
| 第三章 加强和改进大理市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 第60-69页 |
| 一、社会方面 | 第60-61页 |
| (一)传承优秀的道德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60-61页 |
| (二)转变重智轻德的思想 | 第61页 |
|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61页 |
| 二、学校方面 | 第61-65页 |
| (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 第62页 |
| (二)发展素质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 第62-63页 |
|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第63-64页 |
|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第64页 |
|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第64-65页 |
| (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 第65页 |
| 三、家庭方面 | 第65-66页 |
| (一)转变重智轻德的思想 | 第65页 |
| (二)提高文化修养,做合格父母 | 第65-66页 |
| (三)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 | 第66页 |
| 四、学生方面 | 第66-69页 |
|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第66-67页 |
| (二)进行赏识教育,提高学生自信心 | 第67页 |
| (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问题 | 第67页 |
| (四)做好就业导向,提高学历突破就业瓶颈 | 第67-68页 |
| (五)因势利导,提高综合素质 | 第68-69页 |
| 结语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附录 | 第74-81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