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幸福感干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1 理论意义第9页
        1.3.2 实践意义第9-10页
    1.4 研究思路第10-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2.1 幸福感概述第12-18页
        2.1.1 幸福感的概念第12-16页
        2.1.2 幸福感的测评第16-17页
        2.1.3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2.2 幸福感干预述评第18-22页
        2.2.1 幸福感干预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2.2.2 幸福感干预的分类第19-20页
        2.2.3 幸福感干预的形式第20-21页
        2.2.4 幸福感干预的方法第21-22页
    2.3 团体心理辅导概述第22-26页
        2.3.1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第22-23页
        2.3.2 团体心理辅导的类型和作用第23-24页
        2.3.3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研究第24页
        2.3.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第24-26页
第3章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调查第26-42页
    3.1 研究方法与程序第26-27页
        3.1.1 研究工具第26-27页
        3.1.2 研究程序第27页
    3.2 问卷预测的信效度检验第27-33页
        3.2.1 信度第28-29页
        3.2.2 效度第29-33页
    3.3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的结果分析第33-42页
        3.3.1 调查对象第33-35页
        3.3.2 大学生幸福感的总体水平第35-37页
        3.3.3 大学生幸福感的人口学差异第37-42页
第4章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实验第42-60页
    4.1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实验设计第42-51页
        4.1.1 实验目的和假设第42页
        4.1.2 实验对象及工具第42-44页
        4.1.3 实验流程设计第44页
        4.1.4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第44-50页
        4.1.5 控制组的会议主题第50-51页
    4.2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方案实施与控制第51页
    4.3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实验研究结果第51-57页
        4.3.1 实验干预前三组被试的测验结果第52页
        4.3.2 实验干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第52-53页
        4.3.3 实验干预后三组被试的测验结果第53-54页
        4.3.4 实验干预前后各组测验结果比较第54-55页
        4.3.5 三组被试跟踪测的测验结果第55-57页
    4.4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实验被试的主观反馈分析第57-60页
第5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0-65页
    5.1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结果分析和讨论第60-61页
    5.2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61-65页
        5.2.1 实验干预前被试幸福感水平分析第61-62页
        5.2.2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实验干预效果原因分析第62-64页
        5.2.3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操作注意事项第64-65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研究结论第65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附录第73-7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元认知训练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基于出声思维法
下一篇:基于OSG的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