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恶意诉讼概述 | 第11-20页 |
(一) 恶意诉讼的概念 | 第11-13页 |
1. 恶意诉讼概念的学术观点 | 第11-12页 |
2. 恶意诉讼的类型 | 第12-13页 |
(二) 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 | 第13-15页 |
1.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恶意起诉 | 第13-14页 |
2. 有实施恶意诉讼的行为 | 第14页 |
3. 有损害的发生 | 第14-15页 |
4. 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联系 | 第15页 |
(三) 恶意诉讼与相近概念的辨析 | 第15-16页 |
1. 恶意诉讼与滥用诉权 | 第15-16页 |
2. 恶意诉讼与滥用诉讼权利 | 第16页 |
3. 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关系分析 | 第16页 |
(四) 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五) 对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 原则基础——诚实信用 | 第17-18页 |
2. 权利基础——诉权理论 | 第18-20页 |
二、 恶意诉讼域外类似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20-25页 |
(一) 大陆法系 | 第20-22页 |
1. 阿根廷对于恶意诉讼的规定 | 第20页 |
2. 意大利对于恶意诉讼的规定 | 第20-21页 |
3. 德国类似制度的规定 | 第21页 |
4. 日本对恶意诉讼的规制 | 第21-22页 |
5. 我国澳门地区对恶意诉讼的规制 | 第22页 |
(二) 英美法系 | 第22-23页 |
(三) 两大法系恶意诉讼制度的规定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5页 |
三、 我国法律对恶意诉讼规制的现状 | 第25-30页 |
(一) 我国实体法对恶意诉讼规制的内容及不足 | 第25-26页 |
(二)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恶意诉讼规制的内容与不足 | 第26-30页 |
1. 民事诉讼法中对恶意诉讼规制的内容 | 第26-28页 |
2. 民事诉讼法对恶意诉讼规制的不足 | 第28-30页 |
四、 完善我国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的举措 | 第30-34页 |
(一) 实体法方面的完善 | 第30-31页 |
1. 明确恶意诉讼的概念 | 第30页 |
2. 设立恶意诉讼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 第30-31页 |
3. 刑事实体法方面的完善 | 第31页 |
(二) 民事诉讼法方面的完善 | 第31-34页 |
1. 完善恶意诉讼的事前预防 | 第31-32页 |
2. 对恶意诉讼进行全面规制 | 第32-33页 |
3. 第三人诉讼程序中的保障 | 第33页 |
4. 健全民事证据的审查制度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