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我国个人纳税信用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目的第8-9页
        1.1.3 研究意义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1.4.1 创新之处第13页
        1.4.2 不足之处第13-14页
第2章 个人纳税信用体系理论分析第14-19页
    2.1 个人纳税信用体系的界定第14页
    2.2 个人纳税信用体系理论基础第14-16页
        2.2.1 博弈论与成本效益分析第14-15页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5-16页
    2.3 个人纳税信用体系缺失的影响第16-17页
        2.3.1 征纳双方成本较高第16页
        2.3.2 国家税收收入流失第16-17页
        2.3.3 难以完善信用体系第17页
    2.4 个人纳税信用的影响因素第17-19页
        2.4.1 纳税意识第17-18页
        2.4.2 税收征管第18页
        2.4.3 税收制度第18-19页
第3章 我国个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第19-24页
    3.1 我国个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第19-21页
        3.1.1 我国尚未建立个人纳税信用体系第19页
        3.1.2 个人纳税信用相关的税种情况第19-21页
    3.2 我国个人纳税信用体系缺失的原因第21-24页
        3.2.1 个人纳税意识不足第21页
        3.2.2 税收法律不完善第21-22页
        3.2.3 个人涉税信息尚未实现共享第22页
        3.2.4 缺乏与纳税信用配套的奖惩机制第22页
        3.2.5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第22-24页
第4章 个人纳税信用体系的经验借鉴第24-27页
    4.1 建立个人纳税识别号第24页
    4.2 建立税收信息共享机制第24-25页
    4.3 建立惩戒机制第25页
    4.4 税法宣传教育第25-26页
    4.5 以上国家及地区对我国的启示第26-27页
第5章 构建我国个人纳税信用体系的建议第27-36页
    5.1 设计个人纳税信用体系评价指标第27-31页
        5.1.1 将身份证号作为纳税人识别号第27-28页
        5.1.2 评价指标体系第28-31页
    5.2 完善税制设计第31-32页
        5.2.1 拓宽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第31页
        5.2.2 税收优惠与个人信用等级第31-32页
        5.2.3 完善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第32页
    5.3 加强征管第32-33页
        5.3.1 加强税法宣传教育第32页
        5.3.2 健全纳税服务体系第32-33页
        5.3.3 实现纳税信息共享第33页
    5.4 建立惩戒机制第33-36页
        5.4.1 社会奖励第34页
        5.4.2 行为受限第34页
        5.4.3 法律惩罚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律师协会自治问题研究
下一篇: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