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简介 | 第11-35页 |
1.1 毛细管电泳简介 | 第11-13页 |
1.2 质谱技术简介 | 第13-17页 |
1.2.1 传统的电喷雾离子化 | 第13-15页 |
1.2.2 纳升电喷雾离子化 | 第15页 |
1.2.3 感应电喷雾离子化 | 第15-17页 |
1.3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接口 | 第17-26页 |
1.3.1 鞘液接口 | 第17-21页 |
1.3.1.1 几种常见的鞘液接口设计 | 第17-19页 |
1.3.1.2 新型鞘液接口 | 第19-21页 |
1.3.2 无鞘液接口 | 第21-26页 |
1.3.2.1 发射器尖端的形状 | 第22-23页 |
1.3.2.2 电接触的建立方法 | 第23-25页 |
1.3.2.3 使用的简便性及寿命 | 第25-26页 |
1.4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标与内容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5页 |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质谱分析的新型无鞘液接口研究 | 第35-49页 |
2.1 引言 | 第35-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36页 |
2.2.2 毛细管电泳的条件 | 第36-37页 |
2.2.3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接口装置 | 第37-38页 |
2.2.3.1 毛细管电泳-感应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装置 | 第37页 |
2.2.3.2 自制的其他无鞘液接口装置 | 第37-38页 |
2.2.4 毛细管柱的处理 | 第38页 |
2.2.5 质谱仪 | 第3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2.3.1 50和75微米内径毛细管的流速匹配 | 第38-40页 |
2.3.2 毛细管出口与电极位置的优化 | 第40-41页 |
2.3.3 毛细管电泳-感应电喷雾离子化质谱的分离性能研究 | 第41-43页 |
2.3.3.1 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混合物的分离 | 第41-42页 |
2.3.3.2 醋酸铵缓冲溶液中混合物的分离 | 第42-43页 |
2.3.4 毛细管电泳-感应电喷雾离子化质谱的重现性 | 第43-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第三章 影响电喷雾离子化过程中电晕放电因素的定量研究及应用 | 第49-59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3.2.1 试剂 | 第50页 |
3.2.2 电喷雾过程中电晕放电的表征 | 第50-51页 |
3.2.3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实验 | 第51页 |
3.2.4 毛细管喷雾尖端的处理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3.3.1 影响电晕放电因素的研究 | 第52-54页 |
3.3.2 电解质增强电喷雾离子化过程中电晕放电现象的应用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