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航天希尔人本管理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企业人本管理理论基础 | 第14-33页 |
2.1 人本管理概论 | 第14-17页 |
2.1.1 人本管理概念 | 第14-15页 |
2.1.2 人本管理导向 | 第15-16页 |
2.1.3 人本管理原理 | 第16-17页 |
2.2 人本管理思想及依据 | 第17-20页 |
2.2.1 人本管理基本思想 | 第17-19页 |
2.2.2 人本管理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2.2.3 人本管理实践依据 | 第20页 |
2.3 人本管理基本要素 | 第20-33页 |
2.3.1 人本管理的“硬件”要素 | 第20-25页 |
2.3.2 人本管理的“软件”要素 | 第25-29页 |
2.3.3 人本管理的“人”的要素 | 第29-33页 |
第三章 航天希尔公司人本管理现状分析 | 第33-36页 |
3.1 航天希尔公司简介 | 第33页 |
3.2 航天希尔公司人本管理概况 | 第33-34页 |
3.3 航天希尔公司人本管理具体体现 | 第34-36页 |
3.3.1“硬件”要素上的体现 | 第34页 |
3.3.2“软件”要素上的体现 | 第34-35页 |
3.3.3“人”的要素上的体现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航天希尔公司人本管理要素实例分析 | 第36-49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4.1.1 问卷调查 | 第36-37页 |
4.1.2 因子分析法 | 第37-38页 |
4.2 航天希尔公司人本管理要素的确定 | 第38-42页 |
4.2.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4.2.2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 第39页 |
4.2.3 共同度分析 | 第39-40页 |
4.2.4 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转 | 第40-41页 |
4.2.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 第41-42页 |
4.2.6 人本管理要素综合评价 | 第42页 |
4.3 员工对人本管理要素的重要性分析 | 第42-47页 |
4.3.1 员工职级对人本管理要素评价的比较 | 第42-44页 |
4.3.2 员工学历对人本管理要素评价的比较 | 第44-46页 |
4.3.3 员工工龄对人本管理要素评价的比较 | 第46-47页 |
4.4 分析结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加强航天希尔公司人本管理的对策 | 第49-58页 |
5.1 基于“硬件”要素的对策 | 第49-55页 |
5.1.1 实施人本管理战略 | 第49-50页 |
5.1.2 建立人本管理的领导体制 | 第50-54页 |
5.1.3 实行人本管理责任制 | 第54页 |
5.1.4 落实相关保障制度 | 第54-55页 |
5.2 基于“软件”要素的对策 | 第55-56页 |
5.3 基于“人”的要素的对策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8-60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航天希尔公司人本管理调查问卷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