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1.钢琴学习对少儿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性 | 第9页 |
2.适宜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 第9页 |
3.柯达伊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显示出较强的逻辑性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一)钢琴教学 | 第11页 |
(二)少儿钢琴教学方法 | 第11页 |
(三)柯达伊教学法 | 第11-12页 |
1.教学法 | 第11页 |
2.柯达伊教学法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6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国外关于柯达伊教学法的研究概况 | 第12页 |
2.国外关于钢琴教学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国内柯达伊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国内有关少儿钢琴教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文献综述法 | 第16-17页 |
2.访谈法 | 第17页 |
3.个案研究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柯达伊音乐教学方法的概述 | 第18-24页 |
一、柯达伊的生平与成就 | 第18页 |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 | 第18-19页 |
(一)音乐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18-19页 |
(二)音乐教育必须从早期开始 | 第19页 |
(三)音乐教育能够培养民族精神 | 第19页 |
三、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 第19-21页 |
(一)强调民间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 | 第19-20页 |
(二)以歌唱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 | 第20页 |
(三)符合儿童音乐特性的丰富、高质量的音乐教材 | 第20-21页 |
四、柯达伊教学法使用的教学手段 | 第21-24页 |
(一)首调唱名法 | 第21-22页 |
(二)节奏读法 | 第22页 |
(三)手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钢琴教学运用柯达伊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第24-27页 |
一、少儿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一)过分强调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忽视儿童学习的主体性 | 第24页 |
(二)强调技能训练,忽略培养审美能力 | 第24-25页 |
二、在少儿钢琴教学中运用柯达伊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页 |
(一)借鉴国外成功的音乐教育方法是我国音乐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5页 |
(二)钢琴教学中运用柯达伊教学法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 第25页 |
三、在少儿钢琴教学中运用柯达伊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7页 |
(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实践与柯达伊教学法的运用条件存在相似之处 | 第25-26页 |
(二)少儿钢琴教学运用柯达伊教学法符合儿童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柯达伊教学法在钢琴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 第27-33页 |
一、歌唱法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 第27页 |
二、首调唱名法在钢琴学习中的运用 | 第27-28页 |
三、节奏读法在钢琴学习中的运用 | 第28-29页 |
四、字母谱和手势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 第29-31页 |
五、固定音名唱法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 第31-32页 |
六、即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柯达伊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 第33-38页 |
一、柯达伊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第33-35页 |
二、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学生钢琴能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三、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存在的优势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使用柯达伊教育学的建议 | 第38-42页 |
一、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专业的技能 | 第38-39页 |
(一)钢琴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 | 第38页 |
(二)钢琴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素养 | 第38-39页 |
(三)钢琴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 第39页 |
二、选择适合儿童特性的音乐教材 | 第39-40页 |
三、家长与儿童在钢琴学习中的配合 | 第40-42页 |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 第40页 |
(二)培养和提高孩子对学习钢琴的兴趣 | 第40-41页 |
(三)积极配合老师教学 | 第41-42页 |
1.正确引导孩子读谱 | 第41页 |
2.对孩子钢琴练习进行具体指导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