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气候学论文

基于城市微气候改善的夏热冬冷地区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以株洲云峰湖安置小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1 城市气候理论研究第12-13页
        1.3.2 城市形态与微气候相关理论研究第13-14页
        1.3.3 住区规划理论研究第14-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创新点及论文研究框架第18-20页
        1.5.1 创新点第18-19页
        1.5.2 论文研究框架第19-20页
第二章 夏热冬冷地区住区微气候环境基础研究第20-28页
    2.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与微气候的关系第20-21页
    2.2 微气候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第21-23页
    2.3 住区主要微气候环境构成要素第23-25页
        2.3.1 住区风环境第23-25页
        2.3.2 住区日照环境第25页
    2.4 住区微气候环境空间的生态设计原则第25-27页
        2.4.1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第25-26页
        2.4.2 顺应自然尊重地域第26页
        2.4.3 以人为本多样平衡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株洲住区现状分析第28-37页
    3.1 株洲气候特征分析第28-29页
        3.1.1 风环境特征分析第28-29页
        3.1.2 日照环境特征分析第29页
    3.2 株洲地区住区环境布局分析第29-35页
        3.2.1 调研住区概况第29页
        3.2.2 调研住区基本情况第29-32页
        3.2.3 调研住区数据分析第32-35页
    3.3 调研住区环境问题梳理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株洲住区常用布局与微环境关系模拟分析第37-50页
    4.1 常用布局与风环境的关系模拟研究第37-40页
        4.1.1 并列式布局风环境模拟第37-38页
        4.1.2 斜列式布局风环境模拟第38-39页
        4.1.3 错列式布局风环境模拟第39-40页
        4.1.4 周边式布局风环境模拟第40页
    4.2 常用布局与日照环境的关系模拟研究第40-44页
        4.2.1 并列式布局日照环境模拟第40-41页
        4.2.2 斜列式布局日照环境模拟第41-42页
        4.2.3 错列式布局日照环境模拟第42-43页
        4.2.4 周边式布局日照环境模拟第43-44页
    4.3 住区常用布局模拟结果综合对比分析第44-49页
        4.3.1 住区常用布局风环境综合对比第44-47页
        4.3.2 住区常用布局日照环境综合对比第47-48页
        4.3.3 住区常用布局微气候环境综合对比分析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住区微气候环境规划策略研究第50-63页
    5.1 微气候环境生态性设计策略要点第50-51页
        5.1.1 微气候影响住区空间环境的相关要素第50-51页
        5.1.2 常用布局住区空间环境设计步骤第51页
    5.2 微气候环境规划设计最佳基本模式探究第51-61页
        5.2.1 建筑布局最佳基本模式第51-54页
        5.2.2 建筑形式的选择第54-55页
        5.2.3 活动场地选择策略探讨第55-56页
        5.2.4 道路系统与景观绿化第56-59页
        5.2.5 景观绿植配置要点第59-61页
    5.3 微气候环境规划管理策略第61-62页
        5.3.1 风环境相应控制管理第61页
        5.3.2 日照间距相应控制管理第6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住区微气候环境优化案例研究——以株洲市云峰湖安置小区为例第63-69页
    6.1 案例简介第63-64页
    6.2 建筑布局优化第64-66页
        6.2.1 建筑基本日照时长优化第64页
        6.2.2 建筑风环境模拟优化第64-66页
    6.3 活动场地优化第66-67页
    6.4 道路与景观优化第67-68页
    6.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第69-72页
    7.1 研究总结第69-71页
    7.2 研究不足第71页
    7.3 研究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Q机械厂DM型号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方项目经理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