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设计和实践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前言第10-14页
 (一) 本课题的研究动机第10页
  1、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实行新课程的现实需要第10页
  2、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解决现行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不足的有效途径第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的概况第10-12页
  1、国外研究的基本情况第10-12页
  2、国内研究的基本情况第12页
 (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2页
 (四)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五)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一、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设计的理论引领第14-18页
 (一) 理念支柱——新课程理念第14-15页
  1、整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第14页
  2、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第14页
  3、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第14-15页
  4、为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机会和平台第15页
 (二) 理论支柱—教育学理论第15-18页
  1、杜威的"做中学"第15-16页
  2、陶行知的"知做合一"理论第16页
  3、约瑟夫·施瓦布的"实践的课程模式"理论第16-17页
  4、心理学理论基础第17-18页
二、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设计的研究第18-26页
 (一) 基本概念释义第18页
  1、校本课程第18页
  2、课程设计第18页
 (二) 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设计原则第18-19页
  1、因地制宜原则第19页
  2、主体性原则第19页
  3、应用性原则第19页
  4、探索性原则第19页
  5、趣味性原则第19页
 (三) 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第19-20页
  1、知识目标的设计第20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第20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第20页
 (四) 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第20-22页
  1、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策略第20-21页
  2、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构建第21-22页
 (五) 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第22-26页
  1、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五个环节第23-24页
  2、教学模式设计示例第24-26页
三、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第26-44页
 (一) 学校环境分析第26页
  1、学校制度分析第26页
  2、学校的课程资源分析第26页
 (二) 研究对象分析第26-28页
  1、高中生认知特点分析第26-27页
  2、开展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的问卷调查研究第27-28页
 (三) 研究变量的鉴定第28-29页
  1、主变量的确定第28页
  2、因变量的确定第28-29页
 (四) 研究假设第29页
 (五) 课程的实施第29-36页
  1、课程教学模式第29页
  2、课程的实施过程第29-30页
  3、桂林中学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第30-31页
  4、课程实施的案例分析第31-36页
 (六) 课程的实施效果第36-44页
  1、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2、纸笔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第37-41页
  3、学生访谈纪录第41-43页
  4、学生感想与和建议第43-44页
四、结论及反思第44-47页
 (一) 结论第44-45页
  1、本研究课题验证了基于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在中学里实施的可行性第44页
  2、研究对象在接受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后,成效显著第44页
  3、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课程设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44-45页
 (二) 反思和建议第45-47页
  1、困难与问题第45页
  2、思考和建议第45-47页
注释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1第50-51页
附录2第51-54页
附录3第54-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科研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元素化合物学案编制与应用研究--以“碱金属、卤族、氧族”为例
下一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