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扩展机理 | 第13-14页 |
1.2.2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沥青路面裂缝扩展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沥青路面裂缝扩展的基本理论 | 第20-30页 |
2.1 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 | 第20-23页 |
2.1.1 裂缝类型 | 第20页 |
2.1.2 线弹性断裂力学 | 第20-22页 |
2.1.3 粘弹性断裂力学 | 第22-23页 |
2.2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 | 第23-27页 |
2.2.1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基本概念 | 第23-25页 |
2.2.2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主曲线 | 第25-27页 |
2.3 扩展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交通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研究 | 第30-68页 |
3.1 ABAQUS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0-39页 |
3.1.1 荷载场的确定 | 第30-32页 |
3.1.2 沥青混合料模量参数的确定 | 第32-38页 |
3.1.3 扩展有限元模型及参数 | 第38-39页 |
3.2 交通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研究 | 第39-62页 |
3.2.1 荷载场的影响 | 第42-50页 |
3.2.2 沥青路面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 | 第50-51页 |
3.2.3 路面结构层材料模量的影响 | 第51-57页 |
3.2.4 温度的影响 | 第57-60页 |
3.2.5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2页 |
3.3 层间结合状态对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影响研究 | 第62-67页 |
3.3.1 基于渐进损伤的脱层失效理论 | 第62-64页 |
3.3.2 层间结合损伤因子与应力强度因子关系研究 | 第64-66页 |
3.3.3 不同层间结合材料对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影响研究 | 第66-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4 温度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研究 | 第68-98页 |
4.1 温度非周期性变化对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的影响 | 第68-79页 |
4.1.1 非周期性温度场的影响 | 第69-73页 |
4.1.2 沥青路面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 | 第73页 |
4.1.3 材料模量的影响 | 第73-75页 |
4.1.4 温缩系数的影响 | 第75-77页 |
4.1.5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7-79页 |
4.2 非周期性温度场时层间结合状态的影响 | 第79-81页 |
4.2.1 层间结合损伤因子与应力强度因子关系研究 | 第79-80页 |
4.2.2 不同层间结合材料对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影响研究 | 第80-81页 |
4.3 温度周期性变化对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的影响 | 第81-94页 |
4.3.1 气候计算参数的选择 | 第81-82页 |
4.3.2 路面结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研究 | 第82-84页 |
4.3.3 周期性温度场的影响 | 第84-88页 |
4.3.4 沥青路面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 | 第88页 |
4.3.5 材料模量的影响 | 第88-90页 |
4.3.6 温缩系数的影响 | 第90-92页 |
4.3.7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92-94页 |
4.4 周期性温度场时层间结合状态的影响 | 第94-96页 |
4.4.1 层间结合损伤因子与应力强度因子关系研究 | 第94-96页 |
4.4.2 不同层间结合材料对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影响研究 | 第9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5 交通荷载与温度共同作用下基层反射裂缝扩展研究 | 第98-110页 |
5.1 模型的建立 | 第98-99页 |
5.2 交通荷载与温度非周期性变化共同作用研究 | 第99-103页 |
5.3 交通荷载与温度周期性变化共同作用研究 | 第103-107页 |
5.4 疲劳寿命分析 | 第107-10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10-11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作者简历 | 第118-12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