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高脂饮食小鼠的影响

符号说明第4-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前言第13-27页
    1.1 益生菌的概况第13页
    1.2 乳酸菌的简介第13-18页
        1.2.1 乳酸菌的定义及分类第13-14页
        1.2.2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第14-18页
            1.2.2.1 改善食品的风味并增加食品的营养第14-15页
            1.2.2.2 抑菌作用第15页
            1.2.2.3 调节肠道菌群并促进肠道健康第15-16页
            1.2.2.4 增强机体免疫力第16-17页
            1.2.2.5 抗肿瘤作用第17页
            1.2.2.6 抗氧化并延缓衰老第17-18页
            1.2.2.7 降低胆固醇和改善血脂第18页
    1.3 胆固醇的简介第18-22页
        1.3.1 胆固醇的定义第18页
        1.3.2 胆固醇的生理作用第18-19页
        1.3.3 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第19-20页
        1.3.4 机体胆固醇含量的调节方法第20-22页
    1.4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研究第22-26页
        1.4.1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发现第22页
        1.4.2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方法第22-24页
        1.4.3 乳酸菌降胆固醇的机理研究第24-25页
        1.4.4 乳酸菌降胆固醇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6-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9页
    2.1 材料第27-29页
        2.1.1 主要试剂及主要溶液配制第27页
        2.1.2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第27-28页
        2.1.3 主要实验仪器第28页
        2.1.4 实验动物第28-29页
    2.2 试验方法第29-32页
        2.2.1 乳酸菌菌株的分离纯化第29页
        2.2.2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第29页
        2.2.3 乳酸菌模拟环境耐受性筛选第29-31页
            2.2.3.1 乳酸菌酸和胆盐的耐受性检验第30页
            2.2.3.2 乳酸菌对HT-29 细胞的吸附能力测定第30-31页
        2.2.4 目标菌株的鉴定及其生物学性质第31-32页
            2.2.4.1 目标菌的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性质实验第31页
            2.2.4.2 目标菌株的遗传学鉴定第31-32页
            2.2.4.3 目标菌株的耐药试验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2页
    2.3 目标菌株体外降胆固醇机制的初步研究第32-33页
        2.3.1 同化作用和沉淀作用降胆固醇的分析第32-33页
        2.3.2 休眠期细胞以及热灭活细胞的降胆固醇作用第33页
        2.3.3 菌体细胞对超声波的抗性研究第33页
    2.4 目标菌株对高脂饮食小鼠的影响研究第33-37页
        2.4.1 目标菌株菌悬液的准备第33页
        2.4.2 小鼠分组处理第33-34页
        2.4.3 样品数据的收集第34-37页
            2.4.3.1 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测定第34页
            2.4.3.2 小鼠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量第34-35页
            2.4.3.3 肝脏乳酸菌和胆固醇含量的检测第35页
            2.4.3.4 小鼠血液氧化指标的检测第35-36页
            2.4.3.5 目标菌株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第36-37页
    2.5 目标菌株的发酵特性实验第37-39页
        2.5.1 脱脂乳配制第37页
        2.5.2 脱脂乳的发酵特性的测定第37-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52页
    3.1 乳酸菌菌株的分离纯化第39页
    3.2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第39-40页
        3.2.1 胆固醇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9页
        3.2.2 乳酸菌降胆固醇能力的测定第39-40页
    3.3 菌株在模拟环境下的耐受性筛选第40-41页
        3.3.1 菌株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检验第40-41页
        3.3.2 菌株对HT-29 细胞的吸附能力的检测第41页
    3.4 目标菌株的鉴定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检测第41-44页
        3.4.1 目标菌株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第41-42页
        3.4.2 目标菌株的遗传学鉴定第42-43页
        3.4.3 目标菌株的耐药性第43页
        3.4.4 生长曲线第43-44页
    3.5 目标菌株体外降胆固醇的机制初步研究第44-45页
        3.5.1 不同状态下的目标菌株对胆固醇的去除作用第44页
        3.5.2 目标菌株对超声波的抗性比较第44-45页
    3.6 目标菌株对高脂饮食小鼠的影响第45-49页
        3.6.1 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测定第45-46页
        3.6.2 小鼠血清胆固醇检测第46-47页
        3.6.3 肝脏乳酸菌和肝脏胆固醇含量的检测第47-48页
        3.6.4 目标菌株对小鼠血液抗氧化的影响第48页
        3.6.5 目标菌株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第48-49页
    3.7 目标菌株的发酵特性的研究结果第49-52页
        3.7.1 脱脂乳发酵期间活菌数和产酸量的变化第49-50页
        3.7.2 发酵期间脱脂乳的蛋白水解能力的变化第50-52页
4 讨论第52-55页
5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基对硫磷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单链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下一篇:金针菇、杏鲍菇菌糠多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肾病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