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的总结和启示 | 第21-2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第24-3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4-28页 |
2.1.1 法人 | 第24页 |
2.1.2 法人治理 | 第24-25页 |
2.1.3 事业单位 | 第25-26页 |
2.1.4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 第26-28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8-32页 |
2.2.1 社会契约论 | 第28-29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9-30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改革现状及问题 | 第32-44页 |
3.1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改革现状 | 第32-34页 |
3.2 改革中的内部治理机制问题 | 第34-39页 |
3.2.1 理事会人员构成及产生方式有待优化 | 第34-36页 |
3.2.2 理事会作用发挥有限 | 第36-38页 |
3.2.3 理事会内部动力不足 | 第38-39页 |
3.3 改革中的外部治理机制问题 | 第39-44页 |
3.3.1 顶层设计和立法机制有待完善 | 第39-41页 |
3.3.2 管办分离不到位 | 第41-42页 |
3.3.3 配套改革措施不完善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国外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44-57页 |
4.1 美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模式 | 第44-48页 |
4.1.1 伯克利市公共图书馆 | 第44-45页 |
4.1.2 纽约州图书馆 | 第45-47页 |
4.1.3 弗吉尼亚州公共图书馆 | 第47-48页 |
4.2 大英图书馆法人治理模式 | 第48-51页 |
4.3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法人治理模式 | 第51-52页 |
4.4 国外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经验的启示 | 第52-57页 |
第五章 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 第57-70页 |
5.1 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 第57-62页 |
5.1.1 正确处理政府与理事会的关系 | 第57-59页 |
5.1.2 正确处理理事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层的关系 | 第59-60页 |
5.1.3 正确处理政府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 | 第60-62页 |
5.2 建立三种内部治理机制 | 第62-65页 |
5.2.1 建立法人治理立法机制 | 第62-63页 |
5.2.2 建立理事会独立决策机制 | 第63-64页 |
5.2.3 建立理事激励和荣誉机制 | 第64-65页 |
5.3 建立三种外部治理机制 | 第65-70页 |
5.3.1 建立法人治理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统筹推进机制 | 第65-66页 |
5.3.2 建立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准入机制 | 第66-68页 |
5.3.3 建立有利于法人治理改革发展的社会培育机制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