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6-18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2.1 社会化相关研究回顾 | 第20-23页 |
2.1.1 社会化概念 | 第20-22页 |
2.1.2 社会化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2 大学生社会化相关研究回顾 | 第23-28页 |
2.2.1 大学生社会化概念 | 第23-24页 |
2.2.2 大学生社会化内容 | 第24-27页 |
2.2.3 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27-28页 |
2.3 以往研究总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30-40页 |
3.1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3.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0-31页 |
3.1.2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1-36页 |
3.2.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介绍 | 第31-33页 |
3.2.2 选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原因 | 第33-34页 |
3.2.3 扎根理论研究评估 | 第34-36页 |
3.3 抽样设计 | 第36-39页 |
3.3.1 招聘文本抽样 | 第36-37页 |
3.3.2 访谈抽样 | 第37-39页 |
3.4 资料收集 | 第39-40页 |
第4章 资料分析 | 第40-57页 |
4.1 访谈资料介绍与初步整理 | 第40-42页 |
4.2 基于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过程 | 第42-57页 |
4.2.1 开放式编码 | 第43-46页 |
4.2.2 主轴式编码 | 第46-51页 |
4.2.3 选择式编码 | 第51-57页 |
第5章 企业校园招聘中的社会化结构及偏好分析 | 第57-65页 |
5.1 企业校园招聘中的社会化偏好模型 | 第57-59页 |
5.2 组织层面的兼容度 | 第59-61页 |
5.2.1 角色认知社会化 | 第59-60页 |
5.2.2 道德社会化 | 第60-61页 |
5.3 岗位层面的匹配度 | 第61-65页 |
5.3.1 知识技能社会化 | 第61-62页 |
5.3.2 专业素质社会化 | 第62-63页 |
5.3.3 心理素质社会化 | 第63-6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5-71页 |
6.1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5-69页 |
6.1.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6.1.2 对策建议 | 第66-69页 |
6.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附录 | 第79-96页 |
附录1: 企业校园招聘中的社会化偏好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第79-80页 |
附录2: 编码过程总表:开放式&主轴式&选择式编码 | 第80-82页 |
附录3: 开放式编码过程:贴标签&概念化 | 第82-88页 |
附录4: 开放式编码过程:范畴化 | 第88-91页 |
附录5: 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角色认知社会化概念图 | 第91-92页 |
附录6: 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道德社会化概念图 | 第92-93页 |
附录7: 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知识技能社会化概念图 | 第93-94页 |
附录8: 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专业素质社会化概念图 | 第94-95页 |
附录9: 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心理素质社会化概念图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