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列车运行组织及调度工作论文

铁路空车调整协同优化模型的改进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铁路空车调整问题研究现状概述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3-16页
    1.3 研究方案第16-18页
        1.3.1 研究目标及方法第16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空车调整协同优化模型概述第18-30页
    2.1 空车调整相关问题第18-20页
        2.1.1 空车调整的核心第18页
        2.1.2 铁路空车调整的原则第18-20页
        2.1.3 铁路空车调整的方法第20页
    2.2 各类空车调整模型对比分析第20-21页
    2.3 空车调整协同优化模型介绍第21-25页
        2.3.1 模型假设第21-22页
        2.3.2 路网的构成第22-23页
        2.3.3 相关参数定义第23页
        2.3.4 协同优化模型第23-25页
    2.4 模型改进的概述第25-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空车调整协同优化模型分析第30-43页
    3.1 节点不对流约束分析第30-31页
    3.2 共同径路约束分析第31-34页
    3.3 路段不对流约束分析第34-41页
        3.3.1 路段对流的含义第34-36页
        3.3.2 路段对流情况分类第36-41页
    3.4 各约束间关系分析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空车调整协同优化模型的改进第43-63页
    4.1 路段对流与共同径路约束间的矛盾第43-51页
    4.2 路段对流的通用形式第51-53页
    4.3 路段对流通用形式的分析第53-60页
    4.4 模型的改进第60-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模型的算法及算例第63-76页
    5.1 网络流算法及表上作业法第63-65页
    5.2 算例求解分析第65-74页
        5.2.1 路网的归并第66-67页
        5.2.2 计算求解第67-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附录第82-8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适应货运改革的铁路编组站设备配置研究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