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五官科论文--耳鼻咽喉科论文

基于“鼻五度辨证”理论研究清胆泄热法对鼻—鼻窦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插图清单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引言第12-14页
试验研究第14-45页
    1 研究对象第14-17页
        1.1 资料收集与分组第14页
        1.2 诊断标准第14-15页
            1.2.1 西医标准第14-15页
            1.2.2 中医标准第15页
        1.3 纳入标准第15页
            1.3.1 试验组第15页
            1.3.2 对照组第15页
        1.4 排除标准第15-17页
            1.4.1 试验组第15-16页
            1.4.2 对照组第16-17页
    2 试验材料第17-19页
        2.1 菌株第17页
        2.2 主要试剂第17-18页
        2.3 抑菌药物第18页
        2.4 主要设备第18-19页
    3 试验方法第19-25页
        3.1 鼻-鼻窦需氧菌的分离培养鉴定第19页
            3.1.1 标本采集第19页
            3.1.2 培养鉴定第19页
        3.2 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定性试验第19-20页
            3.2.1 试验准备第19-20页
            3.2.2 试验步骤第20页
        3.3 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定量试验第20-21页
            3.3.1 试验准备第20页
            3.3.2 试验步骤第20-21页
        3.4 微量肉汤法鼻渊舒口服液体外抑菌浓度试验第21-23页
            3.4.1 试验准备第21-22页
            3.4.2 鼻渊舒口服液最小抑菌浓度的检测第22-23页
            3.4.3 不同时间不同浓度鼻渊舒口服液的抑菌作用第23页
        3.5 鼻渊舒口服液对生物膜形态结构影响的观察第23-25页
            3.5.1 试验准备第23-24页
            3.5.2 试验步骤第24-25页
    4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5-34页
        4.1 鼻-鼻窦需氧菌的分离培养鉴定第25页
        4.2 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定性试验第25-26页
            4.2.1 观察结果第25-26页
            4.2.2 结果统计第26页
        4.3 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定量试验第26-31页
            4.3.1 产膜能力判断结果第26-27页
            4.3.2 生长量试验统计学分析第27-30页
            4.3.3 生长量试验结果第30-31页
        4.4 微量肉汤培养基鼻渊舒口服液抑菌浓度试验第31-32页
            4.4.1 统计学分析第31-32页
            4.4.2 试验结果第32页
        4.5 鼻渊舒口服液对生物膜形态结构影响的观察第32-34页
            4.5.1 生物膜的形成第32-33页
            4.5.2 鼻渊舒口服液对生物膜的作用第33-34页
    5 讨论第34-45页
        5.1 “鼻五度辨证”理论第34-37页
            5.1.1 中医对鼻的认识第34-35页
            5.1.2 从“胆肺假说”到“鼻五度辨证”理论第35-37页
            5.1.3 “鼻五度辨证”的具体内容第37页
        5.2 “鼻五度辨证”在鼻渊中的具体运用第37-40页
            5.2.1 中医对鼻渊的认识第37-38页
            5.2.2 “枢度”与鼻渊的关系第38-39页
            5.2.3 “枢度”与鼻渊的相关研究第39-40页
        5.3 熊大经教授对清胆泄热法具体运用第40-41页
            5.3.1 吉雷开窍汤与鼻渊舒口服液的形成第40页
            5.3.2 方药分析第40-41页
            5.3.3 鼻渊舒口服液的相关临床研究第41页
        5.4 选题依据第41-42页
        5.5 试验结果的讨论第42-45页
            5.5.1 鼻-鼻窦需氧菌的分离培养鉴定第42-43页
            5.5.2 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试验第43页
            5.5.3 表皮葡萄球菌生长量试验第43页
            5.5.4 微量肉汤法鼻渊舒口服液抑菌浓度试验第43-44页
            5.5.5 鼻渊舒口服液对生物膜形态结构影响的观察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问题与展望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文献综述第52-60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件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阳还五汤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HMGB1mRNA和TLR4mRNA的表达变化
下一篇:克敏芪丹鼻喷雾剂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血清ECP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