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实验研究 | 第14-30页 |
1. 材料 | 第14-16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1.2 实验药物 | 第14页 |
1.3 实验试剂 | 第14-15页 |
1.4 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2.1 动物分组及造模 | 第16页 |
2.2 给药 | 第16-17页 |
2.3 标本采集 | 第17页 |
3. 观察指标与方法 | 第17-22页 |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第17页 |
3.2 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17-19页 |
3.3 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HMGB1mRNA和TLR4mRNA的表达 | 第19-22页 |
4. 统计方法 | 第22页 |
5. 实验结果 | 第22-30页 |
5.1 一般情况 | 第22页 |
5.2 肺脏外观 | 第22-23页 |
5.3 HE染色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23-24页 |
5.4 Masson染色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24页 |
5.5 肺泡炎病理等级分析结果 | 第24-26页 |
5.6 肺纤维化病理等级分析结果 | 第26-27页 |
5.7 组织中HMGB1mRNA的表达情况 | 第27-28页 |
5.8 肺组织中TLR4mRNA的表达情况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51页 |
1. 肺纤维化的可能发病机制 | 第30-37页 |
1.1 细胞机制 | 第30-31页 |
1.2 细胞因子网络 | 第31-32页 |
1.3 上皮-间质转分化 | 第32-33页 |
1.4 氧化应激 | 第33-34页 |
1.5 内质网应激 | 第34-35页 |
1.6 端粒变短 | 第35页 |
1.7 小窝蛋白-1负性调控机制 | 第35-36页 |
1.8 炎症/免疫反应 | 第36-37页 |
1.9 损伤异常修复 | 第37页 |
2. 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37-42页 |
2.1 造模动物的选择 | 第38页 |
2.2 造模药物的选择 | 第38-40页 |
2.3 造模给药方式 | 第40-41页 |
2.4 模型时间点的选择 | 第41-42页 |
3. 补阳还五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响 | 第42-44页 |
3.1 中医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认识 | 第42-43页 |
3.2 补阳还五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 第43-44页 |
4. HMGB1 | 第44-47页 |
4.1 HMGB1的结构和功能 | 第44-45页 |
4.2 HMGB1与炎症反应 | 第45-47页 |
4.3 HMGB1与肺纤维化 | 第47页 |
5. TLR4 | 第47-49页 |
5.1 TLR4的结构和功能 | 第47-48页 |
5.2 TLR4与炎症反应 | 第48-49页 |
5.3 TLR4与肺纤维化 | 第49页 |
6. 补阳还五汤对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中HMGB1和TLR4的影响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5页 |
附件一 综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 第65-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件二 | 第71-77页 |
附图Ⅰ | 第71-74页 |
附图Ⅱ | 第74-77页 |
附件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