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时代背景 | 第9页 |
1.1.2 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1.6.1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6.2 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6页 |
2.1.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 | 第16-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9页 |
2.2.3 自由主义分配正义论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历史分析及六省市筹资机制比较 | 第22-29页 |
3.1 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的历史演进 | 第22-24页 |
3.1.1 试点期 | 第22页 |
3.1.2 推广期 | 第22-23页 |
3.1.3 停滞期 | 第23页 |
3.1.4 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机制 | 第23-24页 |
3.1.5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筹资机制 | 第24页 |
3.2 六省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的比较 | 第24-29页 |
3.2.1 相似之处 | 第25页 |
3.2.2 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的比较 | 第25-27页 |
3.2.3 六省市所处的经济社会条件比较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4.1 个人缴费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4.1.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青年参保率较低 | 第29页 |
4.1.2. 个人缴费主体的筹资激励不明显 | 第29-31页 |
4.2 政府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4.2.1 中央与地方财政补贴分担不合理 | 第31-32页 |
4.2.2 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补贴分担不合理 | 第32页 |
4.3 集体补助发挥的作用较弱 | 第32-33页 |
4.4 筹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4.4.1 管理服务和信息化不完善 | 第33-34页 |
4.4.2 缺乏筹资的专职工作人员和必要补贴 | 第34页 |
4.4.3 资金管理监督不到位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机制可持续的对策措施 | 第35-41页 |
5.1 合理分配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责任 | 第35-36页 |
5.1.1 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责任 | 第35页 |
5.1.2 合理分配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 | 第35-36页 |
5.1.3 合理安排对不同地区财政补贴的标准 | 第36页 |
5.2 构建缴费与待遇的自动平衡机制 | 第36页 |
5.3 拓宽基金保值增值的渠道,加强基金监督管理 | 第36-37页 |
5.4 完善筹资机制中的激励机制 | 第37-38页 |
5.5 优化筹资机制中个人缴费方式 | 第38-39页 |
5.6 实现筹资机制信息化管理 | 第39-40页 |
5.7 组建专业人才队伍,给予工作补贴 | 第40页 |
5.8 实行省级统筹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