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研究--以浙江省县级政府为例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18-20页 |
2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0-34页 |
·政府信用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 第20-23页 |
·显性信用观 | 第20-21页 |
·隐性信用观 | 第21-22页 |
·综合信用观 | 第22-23页 |
·政府信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3-34页 |
·政府层面 | 第23-28页 |
·政府绩效与政府信用的逻辑关系和假设 | 第23-25页 |
·政府能力与政府信用的逻辑关系和假设 | 第25-27页 |
·政府官员素质与政府信用的逻辑关系和假设 | 第27-28页 |
·公众层面 | 第28-31页 |
·公众基本背景与政府信用的逻辑关系和假设 | 第28-30页 |
·公民参与与政府信用的逻辑关系和假设 | 第30-31页 |
·文化环境层面 | 第31-34页 |
3 研究方案设计与数据获取 | 第34-45页 |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 | 第34-35页 |
·变量测量 | 第35-43页 |
·地方政府绩效 | 第35-37页 |
·地方政府能力 | 第37-38页 |
·地方政府领导者素质 | 第38-39页 |
·公民基本背景信息 | 第39页 |
·公民参与 | 第39-40页 |
·文化环境 | 第40-41页 |
·地方政府信用 | 第41-43页 |
·数据获取 | 第43-45页 |
·样本选择 | 第43页 |
·问卷开发 | 第43-44页 |
·数据收集方式 | 第44页 |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44-45页 |
4 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 | 第45-65页 |
·样本描述 | 第45-46页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6-51页 |
·地方政府信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7页 |
·地方政府绩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7页 |
·地方政府能力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7页 |
·地方政府领导者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7-48页 |
·公民参与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8-49页 |
·总体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9-51页 |
·地方政府信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第51-52页 |
·相关分析 | 第52-53页 |
·回归分析 | 第53-62页 |
·影响地方政府信用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 第53-55页 |
·影响地方政府信用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 第55-59页 |
·地方政府信用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第59-62页 |
·研究结果及讨论 | 第62-65页 |
5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提升路径研究 | 第65-72页 |
·基于政府层面的地方政府信用的建设路径 | 第65-69页 |
·加快地方政府体制革新 | 第66-68页 |
·加强政府官员道德教化 | 第68-69页 |
·基于公众层面的地方政府信用的建设路径 | 第69-71页 |
·基于文化环境的地方政府信用的建设路径 | 第71-72页 |
6 研究创新点、局限及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附表 | 第80-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