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28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自主学习的回顾与反思 | 第11-24页 |
2.1 国外化学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2.2 国内自主学习与化学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3 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3.1 研究的目的 | 第24页 |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4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第25-28页 |
4.1 研究的意义 | 第25页 |
4.2 研究的方法 | 第25-28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28-34页 |
1.1 自主学习 | 第28-29页 |
1.1.1 自主学习的定义 | 第28页 |
1.1.2 自主学习的特征 | 第28-29页 |
1.2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29-34页 |
1.2.1 当代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 | 第29-30页 |
1.2.2 多元智能理论与自主学习 | 第30-31页 |
1.2.3 场理论、感知学习风格理论与自主学习 | 第31-32页 |
1.2.4 化学与自主学习 | 第32-34页 |
第二章 高一化学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4-54页 |
2.1 高一化学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4-46页 |
2.1.1 调查对象 | 第34-35页 |
2.1.2 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与分析 | 第35-36页 |
2.1.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2.2 高一化学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现状的访谈调查 | 第46-54页 |
2.2.1 访谈对象 | 第46-47页 |
2.2.2 研究过程 | 第47页 |
2.2.3 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47-54页 |
第三章 化学自主学习的教师指导理论研究 | 第54-62页 |
3.1 教师指导的内涵 | 第54-56页 |
3.1.1 教师指导的概念辨析 | 第54页 |
3.1.2 教师指导的类型 | 第54-55页 |
3.1.3 教师指导的构成要素 | 第55页 |
3.1.4 教师指导的目标与作用 | 第55-56页 |
3.2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的一般流程 | 第56-62页 |
3.2.1 教师指导的课前分析 | 第56-57页 |
3.2.2 教学方式的选择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确定 | 第57-59页 |
3.2.3 教师指导构成要素的确定 | 第59-60页 |
3.2.4 教师指导的课后反馈 | 第60-61页 |
3.2.5 教师指导的反思与调整 | 第61-62页 |
第四章 高一化学自主学习的教师指导实践研究 | 第62-114页 |
4.1 教师指导的基本流程在高一化学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 第62-89页 |
4.1.1 不同学情下的同课异构案例 | 第62-71页 |
4.1.2 不同类型教学内容下的案例 | 第71-89页 |
4.2 教师指导策略在高一化学自主学习实践中的运用 | 第89-114页 |
4.2.1 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的指导策略 | 第90-95页 |
4.2.2 增强自主学习结果的指导策略 | 第95-106页 |
4.2.3 提升自主学习体验的指导策略 | 第106-114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成果 | 第114-118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与成果 | 第114-116页 |
5.1.1 理论方面 | 第114页 |
5.1.2 实践方面 | 第114-115页 |
5.1.3 创新方面 | 第115-116页 |
5.2 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116-118页 |
附录1 | 第118-122页 |
附录2 | 第122-124页 |
附录3 | 第124-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个人简历 | 第140-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