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识别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导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第19-20页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20-22页
        1.4.1 研究思路第20-22页
        1.4.2 研究内容第22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22-24页
2. 相关理论及财务造假现状第24-33页
    2.1 财务造假的含义和原因第24-27页
    2.2 财务造假的定义第27-28页
    2.3 财务造假识别方法第28-31页
        2.3.1 逻辑回归模型第28-29页
        2.3.2 贝叶斯判别分析模型第29-30页
        2.3.3 决策树第30页
        2.3.4 财务造假识别模型的比较和选取第30-31页
    2.4 国内财务造假现状第31-33页
3. 财务造假识别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3-49页
    3.1 样本及数据来源第33-35页
    3.2 基本财务指标框架第35页
    3.3 指标选取第35-49页
        3.3.1 指标选取的思路第35-37页
        3.3.2 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第37-40页
        3.3.3 曼惠特尼U检验第40-43页
        3.3.4 PEARSON相关性分析第43-44页
        3.3.5 缺失值分析第44-46页
        3.3.6 主成分分析第46-49页
4. 财务造假识别模型的建立第49-58页
    4.1 研究方法第49页
    4.2 整体识别模型第49-53页
        4.2.1 逻辑回归模型第49-51页
        4.2.2 贝叶斯判别分析模型第51-52页
        4.2.3 决策树第52-53页
    4.4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识别模型第53-56页
        4.4.1 分行业逻辑回归模型第53-55页
        4.4.2 制造业与非制造业贝叶斯判别分析第55-56页
    4.5 模型识别精度比较第56-58页
5. 结论第58-61页
    5.1 研究结果第58-59页
    5.2 研究局限第59-60页
    5.3 未来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1第66-70页
后记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蔬菜价格风险及其指数保险探究--以山东省为例
下一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基金风格漂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