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现象及对策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引言 | 第11-15页 |
| (一)“医闹”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 国内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 一、“医闹”的界定及社会危害 | 第15-23页 |
| (一)“医闹”的界定 | 第15-17页 |
| 1. “医闹”的概念 | 第15-17页 |
| 2. “医闹”的表现形式 | 第17页 |
| (二)“医闹”的特征 | 第17-18页 |
| 1. “医闹”事件的发生多是无准备的突发事件 | 第17-18页 |
| 2. “医闹”事件成因、发生过程复杂 | 第18页 |
| 3. “医闹”事件属民事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 | 第18页 |
| (三)“医闹”的社会危害 | 第18-23页 |
| 1.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 第18-20页 |
| 2. 损害医务工作人员和医院的合法权益 | 第20-21页 |
| 3. 损害其他患者的切身利益 | 第21页 |
| 4. 阻碍医疗水平的进步 | 第21-23页 |
| 二、“医闹”现象及原因 | 第23-32页 |
| (一)“医闹”现象分析 | 第23-24页 |
| 1. “医闹”案件数量逐年攀升 | 第23页 |
| 2. “医闹”赔偿数额越来越大 | 第23页 |
| 3. 职业“医闹”的出现 | 第23-24页 |
| (二)“医闹”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24-32页 |
| 1. 法律规定不明确 | 第24-25页 |
| 2. 相关制度、机制不健全 | 第25-28页 |
| 3. 纠纷主体方面问题 | 第28-29页 |
| 4. 舆论导向存在问题 | 第29-32页 |
| 三、防止“医闹”现象的具体对策 | 第32-43页 |
| (一) 完善医疗卫生领域的相关法规制度 | 第32-35页 |
| 1. 整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 第33页 |
| 2. 对医疗纠纷法规进行补充 | 第33-34页 |
| 3. 加强配套卫生法制建设 | 第34页 |
| 4. 加大法治社会建设 | 第34-35页 |
| (二) 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 | 第35-39页 |
| 1. 完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 | 第35-38页 |
| 2. 建立完善鉴定机制 | 第38页 |
| 3. 建立完善赔偿机制 | 第38-39页 |
| (三)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第39-41页 |
| 1.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 第39-40页 |
| 2. 加强医院人文建设 | 第40页 |
| 3. 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 第40-41页 |
| (四) 加强宣传教育 | 第41-43页 |
| 1. 加强医疗卫生法制和卫生知识宣传 | 第41页 |
| 2. 严厉打击“医闹”行为 | 第41-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附录 | 第46-48页 |
| 后记 | 第48-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