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物理量名称及主要符号表 | 第12-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弹流润滑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弹流的理论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弹流的实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9-22页 |
·表面缺陷对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问题的影响 | 第19-20页 |
·有限长线接触动态弹流润滑研究 | 第20-21页 |
·润滑状态转变问题的试验研究 | 第21-2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本文研究工作的意义 | 第22-25页 |
第2章 表面划痕对圆柱滚子润滑性能的影响 | 第25-33页 |
·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 第26-28页 |
·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求解方法 | 第28页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28-32页 |
·划痕形状的影响 | 第28-30页 |
·划痕宽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划痕深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滚动轴承中考虑滚子表面缺陷的动态弹流润滑研究 | 第33-64页 |
·基本方程及其无量纲化 | 第33-37页 |
·基本方程 | 第33-35页 |
·基本方程的无量纲形式 | 第35-37页 |
·基本方程的离散 | 第37-40页 |
·数值方法 | 第40-42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2-62页 |
·表面缺陷形式的影响 | 第42-48页 |
·表面凸起 | 第42-47页 |
·表面凹坑 | 第47-48页 |
·滚子表面缺陷对轴承内外圈润滑性能的比较 | 第48-49页 |
·载荷的影响 | 第49-52页 |
·速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表面缺陷尺寸的影响 | 第53-55页 |
·表面凸起高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表面凸起宽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两个缺陷共同作用的影响 | 第55-62页 |
·两个表面凸起的影响 | 第57-60页 |
·表面凹坑与凸起的影响 | 第60-62页 |
·时变解与准稳态解的比较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有限长线接触润滑状态转变的光干涉试验研究 | 第64-80页 |
·试验装置 | 第64-71页 |
·玻璃盘回转系统 | 第65-66页 |
·加载系统 | 第66页 |
·伺服控制系统 | 第66-69页 |
·图像采集系统 | 第69-71页 |
·图像处理软件 | 第71页 |
·试验准备 | 第71-73页 |
·试验材料 | 第71-72页 |
·试验条件 | 第72-73页 |
·试验系统的标定 | 第73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3-78页 |
·初步测量与分析 | 第73-74页 |
·润滑状态随卷吸速度的转变 | 第74-76页 |
·润滑状态随载荷的转变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