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户籍管理论文

中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流入与空间分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研究框架与论文内容第13-17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论文内容第14-15页
     ·研究路线第15-17页
   ·主要创新点与贡献第17-1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8-44页
   ·超大城市研究第18-20页
     ·超大城市的内涵与标准第18-19页
     ·国内外超大城市范围的界定区别第19-20页
     ·我国超大城市的选择与确定第20页
   ·外来人口研究第20-22页
     ·移民群体作为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外来人口的研究重点第20-21页
     ·发达国家外来人口的统计与管控机制第21页
     ·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的研究重点放在流动人口第21-22页
   ·经济学视角研究外来人口流入的基本理论第22-30页
     ·古典经济学视角:推—拉力模型第25页
     ·发展经济学视角:非均衡劳动力市场与外来人口流入第25-27页
     ·国内学者关于外来人口流入基本理论的研究第27-28页
     ·关于外来人口流入影响因素的归纳第28-30页
   ·城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框架第30-35页
     ·美国城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的基本理论第31-33页
     ·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与主要结论第33-35页
   ·世界超大城市外来人口流入与空间分布的一些共有特征与规律第35-41页
     ·超大城市是外来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地第36-37页
     ·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与外来人口的流入规模与空间分布第37-38页
     ·城市居住形态与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宏观格局第38-39页
     ·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小聚居形态第39-41页
   ·现有相关研究评述第41-44页
第三章 中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流入的数值特征与要素分析第44-60页
   ·中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的流动格局——基于四大直辖市的分析第44-50页
     ·研究方法:引力中心的确定及吸引范围的划分第44-45页
     ·四大直辖市外来人口选择指数与吸引地区的比较第45-47页
     ·京沪两大强势吸引中心的吸引作用空间模式比较第47-49页
     ·我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流入的总体特征第49-50页
   ·京津沪三个超大城市外来人口流入影响因素的全要素分析第50-58页
     ·研究方法:重力模型回归第50-51页
     ·超大城市外来人口流入影响因素的全要素分析第51-54页
     ·中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流入规律的总体判断第54-58页
   ·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中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流入的动力机制模型—以北京市为例第60-96页
   ·构建超大城市外来人口流入的动力机制模型的总体考虑第60-62页
   ·北京市外来人口流入的总体情况第62-65页
     ·选取北京市进行研究的典型性第62页
     ·北京市外来人口的增长状况第62-64页
     ·北京市外来人口的总体特征第64-65页
   ·北京市外来人口流入需求基本面分析即外来人口的贡献第65-73页
     ·外来人口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第65-68页
     ·外来从业人口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的作用第68-71页
     ·基于增强的滤网功能需求支撑平台的承载能力第71-73页
   ·基于模糊认知分析的外来人口流入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第73-82页
     ·超大城市外来人口流入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第74-76页
     ·模糊认知理论与方法第76-78页
     ·研究结果和分析第78-79页
     ·仿真结果:影响北京市外来人口流入的关键因素第79-82页
   ·基于增强的滤网功能需求支撑平台的外来人口流入动力机制第82-84页
   ·基于模型对北京市外来人口流入的趋势展望与对策分析第84-95页
     ·公共服务差距与外来人口流入第84-86页
     ·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与外来人口流入第86-91页
     ·北京市外来人口规模的预测第91-94页
     ·对策与讨论第94-95页
   ·小结第95-96页
第五章 中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机制第96-138页
   ·中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总体特征第96-111页
     ·上海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第96-98页
     ·广州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第98-100页
     ·天津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第100-101页
     ·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第101-106页
     ·北京市发展主要承载区域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第106-109页
     ·中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第109-111页
   ·中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特点与国外超大城市的异同第111-113页
   ·中国超大城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第113-115页
   ·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基于五力模型的分析第115-136页
     ·产业发展与就业机会第115-123页
     ·区域开发与城市建设第123-128页
     ·居住空间与住房选择第128-131页
     ·社会网络与自我服务第131-133页
     ·政策供给与政府管理第133-136页
   ·小结第136-13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38-142页
   ·研究总结第138-139页
   ·研究展望第139-142页
附录第142-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64-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全社区的系统管理研究
下一篇:社会交互、投资者情绪与金融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