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研究--以江北S中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1-59页
Abstract第59-8页
引言第8-9页
1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目的。第9页
     ·初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第9页
     ·初中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第9-10页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6页
     ·国外文献研究第11-12页
     ·国内文献研究第12-16页
       ·研究的概况第13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对社会实践研究的分析第13-16页
   ·创新与难点第16-17页
     ·创新第16页
     ·难点第16-17页
2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理论第17-23页
   ·基本概念第17-18页
     ·综合实践活动第17页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第17-18页
   ·初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第18-23页
     ·哲学理论基础第18-1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第18页
       ·中国当代的实践观第18-19页
     ·教育学理论基础第19-21页
       ·我国古代教育理论第19页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第19-20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0-21页
       ·杜威的教育实践论第21页
     ·心理学理论基础第21-23页
3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第23-32页
   ·现状调查第23-24页
     ·调查目的第23页
     ·调查对象第23页
     ·调查方法第23页
     ·调查内容第23-24页
   ·现状分析第24-32页
     ·基于学生和教师的调查分析第24-28页
       ·基于学生的调查分析第24-26页
       ·基于教师的调查分析第26-28页
     ·目前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实践主体的主动性不强第28页
       ·中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欠丰富,形式较单一第28-29页
       ·中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不够合理第29-30页
     ·原因分析第30-32页
       ·理论因素第30页
       ·现实因素第30-32页
4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实施——以江北S中学为例第32-48页
   ·实施方案第32-39页
     ·制定实施方案的依据第32-34页
       ·理论依据第32-33页
       ·现实依据第33-34页
     ·实施方案第34-39页
       ·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个维度。第34-36页
       ·分类第36-37页
       ·评价第37-39页
   ·实施过程第39-44页
     ·准备阶段第39-40页
       ·时间安排第39页
       ·三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第39-40页
     ·实施过程第40-44页
       ·学生自主社会实践活动第40-42页
       ·教师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第42-43页
       ·学校指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第43-44页
   ·实施效果分析第44-48页
     ·问卷调查实施效果第44-46页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考核表数据统计及分析第46-47页
     ·学生日记第47-48页
5 研究结论、实施建议和总结第48-51页
   ·研究结论第48-49页
     ·形成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新的内容和形式第48页
     ·形成了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第48页
     ·新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明显第48-49页
   ·实施建议第49-51页
     ·学校层面第49页
       ·加强正规化、制度化建设第49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49页
       ·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第49页
     ·教师层面第49-50页
     ·学生层面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A 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第55-56页
附录B 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第56-57页
附录C 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效果调查问卷(学生)第57-58页
致谢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产儿童读本》价值取向研究
下一篇:初级中学“礼仪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宁波市“L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