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乙草胺相关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乙草胺简介 | 第12页 |
·乙草胺的作用机理 | 第12-13页 |
·乙草胺的药害症状 | 第13-14页 |
·不同作物对乙草胺耐性差异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不同作物对乙草胺的耐性反应 | 第14-16页 |
·油菜和小麦对乙草胺耐性差异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选题依据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乙草胺对油菜和小麦种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20-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梯度浓度乙草胺的配制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种苗根系生长观察与测定 | 第20-21页 |
·根毛生长观察与测定 | 第21页 |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系外形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 | 第21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长和侧根数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 | 第21-22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干重和根冠比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 | 第22-23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毛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 | 第23-2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5-28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系生长对乙草胺的耐受浓度有明显差异 | 第25页 |
·乙草胺胁迫下油菜和小麦种苗根系的药害症状有明显差异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乙草胺对油菜和小麦种苗根尖解剖结构的影响 | 第28-37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梯度浓度乙草胺的制备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石蜡切片的制作和观察 | 第28-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尖纵切面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 | 第29-31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尖横切面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 | 第31-3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3-37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尖解剖结构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 第33-34页 |
·乙草胺胁迫下小麦种苗根尖根冠、分生区和静止中心结构呈现异常 | 第34-35页 |
·乙草胺促进了小麦根尖内皮层凯氏带加厚和维管柱的分化 | 第35页 |
·较高浓度乙草胺致使小麦中柱鞘细胞木质化 | 第35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系对乙草胺耐性存在差异的细胞组织学机制探讨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乙草胺对油菜和小麦种苗根尖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37-47页 |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梯度浓度乙草胺的制备 | 第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40页 |
·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37-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尖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 | 第40-41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尖可溶性蛋白含量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 | 第41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尖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 | 第41-42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尖SOD、POD和CAT活性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 | 第42-4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3-47页 |
·油菜和小麦根尖细胞膜透性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最显著 | 第43-44页 |
·油菜和小麦根尖可溶性糖含量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差异较小 | 第44-45页 |
·油菜和小麦根尖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 第45页 |
·油菜和小麦根尖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对乙草胺胁迫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 第45-46页 |
·油菜和小麦种苗根系对乙草胺耐性存在差异的生理机制探讨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总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