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挠性陀螺捷联惯性组合综述 | 第10-14页 |
·挠性陀螺 | 第10-12页 |
·加表 | 第12-13页 |
·惯性仪器的精度要求 | 第13-14页 |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 第14页 |
·标定方法概述 | 第14-15页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加表在分度头上的标定和误差分析 | 第17-30页 |
·引言 | 第17页 |
·测试设备及方法 | 第17-18页 |
·分度头标定试验 | 第18-20页 |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 第18-20页 |
·分度头误差源对加表标定的影响分析 | 第20-24页 |
·测试设备的主要误差源及误差传递Equation Section 2 | 第20-21页 |
·门状态测试 | 第21-23页 |
·摆状态测试 | 第23-24页 |
·实验数据 | 第24-28页 |
·阈值实验 | 第24-25页 |
·角位置误差试验 | 第25页 |
·加表标定试验 | 第25-27页 |
·辨识精度分析 | 第27-28页 |
·试验分析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陀螺组合最优分立标定 | 第30-40页 |
·引言 | 第30页 |
·捷联惯组在转台上的安装及坐标系的建立 | 第30-31页 |
·陀螺组合误差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D-最优均匀旋转计划Equation Section 3 | 第33-38页 |
·辨识结果精度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惯组在转台上的系统级标定理论与试验设计 | 第40-65页 |
·引言Equation Section 4 | 第40页 |
·捷联惯组输出误差模型 | 第40-41页 |
·惯性组合误差参数与速度误差之间的关系 | 第41-50页 |
·旋转角速度误差引起的导航误差与惯组误差间的关系 | 第43页 |
·姿态误差角引起的导航误差与惯组误差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惯组输出误差模型辨识方法 | 第44-50页 |
·试验设计 | 第50页 |
·完整惯组模型辨识方法 | 第50-61页 |
·24 参数惯组输出误差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旋转角速度误差引起的导航误差与惯组误差简化关系式 | 第51-53页 |
·陀螺和加表安装误差的辨识 | 第53-57页 |
·陀螺零偏及刻度系数误差的辨识 | 第57-60页 |
·加表零偏及刻度系数误差的辨识 | 第60-61页 |
·试验设计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系统级标定仿真 | 第65-84页 |
·引言 | 第65页 |
·惯组静态输出采集 | 第65-66页 |
·仿真流程 | 第66-67页 |
·轨迹发生器 | 第67页 |
·仿真结果 | 第67-83页 |
·结果分析 | 第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