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珠江口外峡谷体系内部构成特征及沉积模式

作者简介第1-7页
摘要第7-11页
ABSTRACT第11-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49页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第17页
 §1.2 深水沉积源-汇体系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深水峡谷沉积体系研究现状第19-45页
     ·峡谷空间几何形态、地形地貌特征第22-30页
     ·峡谷内部结构及沉积模式第30-36页
     ·物理实验、数值模拟第36-39页
     ·原位观测第39-40页
     ·峡谷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演化模式第40-44页
     ·发展趋势及其地质意义第44-45页
 §1.4 珠江口外峡谷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45页
 §1.5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45-47页
 §1.6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第47-49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49-63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油气勘探概况第49-51页
     ·地理位置第49-50页
     ·油气勘探情况第50-51页
 §2.2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第51-59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51-54页
     ·盆地构造演化历史第54-56页
     ·盆地充填序列第56-59页
 §2.3 珠江口盆地裂后期层序地层格架第59-63页
     ·层序界面识别依据第59-60页
     ·层序地层格架特征第60-63页
第三章 峡谷体系几何形态特征第63-77页
 §3.1 峡谷体系分布与平面几何形态第63-65页
 §3.2 峡谷体系剖面形态特征第65-76页
     ·峡谷头部-上陆坡峡谷群剖面形态第66-69页
     ·峡谷躯干-中陆坡主干峡谷剖面形态第69-72页
     ·峡谷尾部-下陆坡水道-深海扇复合体第72-76页
 §3.3 峡谷体系发育时间及跨度第76-77页
第四章 峡谷体系内部沉积构成特征第77-96页
 §4.1 峡谷体系内部构成单元沉积特征第77-89页
     ·峡谷头部内部构成单元沉积特征第78-81页
     ·峡谷躯干内部构成单元沉积特征第81-84页
     ·峡谷尾部内部构成单元沉积特征第84-89页
 §4.2 深海扇内部沉积构成特征第89-93页
 §4.3 峡谷体系内部充填特征及充填样式第93-96页
第五章 峡谷体系发育演化的主控因素第96-109页
 §5.1 峡谷体系形成的构造背景第96-97页
 §5.2 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第97-102页
 §5.3 海平面升降的影响第102-105页
 §5.4 沉积物供给的影响第105-106页
 §5.5 深水底流的影响第106-109页
第六章 峡谷体系沉积模式及其油气勘探意义第109-124页
 §6.1 珠江口外峡谷体系平面分布特征第110-119页
 §6.2 珠江口外峡谷体系沉积模式第119-122页
 §6.3 珠江口外峡谷体系的油气勘探意义第122-124页
第七章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建议第124-128页
 §7.1 结论第124-126页
 §7.2 下一步工作建议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古油田奥陶系岩溶管道三维地质建模
下一篇:清江上游岩溶流域径流特征及洪水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