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22页 |
·聚合物的改性研究 | 第6-8页 |
·聚合物共混理论 | 第6-7页 |
·聚合物改性技术发展 | 第7-8页 |
·聚合物共泡改性的主要目的和效果 | 第8页 |
·尼龙6概述 | 第8-11页 |
·尼龙6的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尼龙6的改性 | 第10-11页 |
·尼龙6的增强改性 | 第11-14页 |
·纤维增强尼龙 | 第11-13页 |
·填充增强尼龙 | 第13-14页 |
·玻璃纤维(GF)增强PA6 | 第14-17页 |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生产工艺 | 第14-15页 |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主要控制因素 | 第16-17页 |
·偶联剂改性玻璃纤维 | 第17-20页 |
·偶联剂种类 | 第17-18页 |
·硅烷偶联剂结构与作用机理 | 第18页 |
·硅烷偶联剂现实应用 | 第18-20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玻璃纤维增强PA6的偶联剂种类优选 | 第22-30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2页 |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 | 第22-23页 |
·复合材料制备 | 第23页 |
·性能测试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硅烷与玻璃纤维反应确证 | 第23-24页 |
·玻璃纤维处理效果分析 | 第24-26页 |
·复合材料GF/PA6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第26-28页 |
·复合材料断面形态分析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不同浓度硅烷偶联剂改性玻纤增强PA6 | 第30-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 | 第30页 |
·复合材料制备 | 第30-31页 |
·性能测试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玻璃纤维处理效果分析 | 第31-33页 |
·硅烷与玻璃纤维反应确证 | 第33-34页 |
·复合材料GF/PA6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第34-37页 |
·复合材料断面形态分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马来酸酐接枝玻璃纤维增强PA6研究 | 第39-49页 |
·实验 | 第39-40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9页 |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 | 第39-40页 |
·复合材料制备 | 第40页 |
·性能测试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玻璃纤维处理效果分析 | 第40-41页 |
·硅烷与玻璃纤维反应确证 | 第41-42页 |
·复合材料GF/PA6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第42-45页 |
·复合材料断面形态分析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
攻读硕壬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