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可吸收的引导骨再生膜(GBR) | 第8-10页 |
·羟基磷灰石(HA) | 第8页 |
·聚乳酸(PLA) | 第8页 |
·聚乙交酯(PGA) | 第8-9页 |
·聚己内酯(PCL) | 第9页 |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 | 第9页 |
·复合材料(PLA-PEG) | 第9-10页 |
·静电纺丝 | 第10-12页 |
·静电纺丝过程 | 第10-11页 |
·影响电纺丝纤维的因素 | 第11页 |
·电纺丝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 | 第11-12页 |
·创伤敷裹方面的应用 | 第12页 |
·电纺丝在GBR方面的应用 | 第12页 |
·电纺丝膜在力学方面的缺陷 | 第12页 |
·本文的选题及意义 | 第12-13页 |
·全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制备星型多臂聚己内酯 | 第14-19页 |
·引言 | 第14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4-15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4页 |
·星型PCL的制备 | 第14-15页 |
·材料表征 | 第15-16页 |
·~1H NMR核磁 | 第15页 |
·凝胶渗透色谱(GPC) | 第15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15-16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1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6-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多臂聚己内酯与聚乳酸共混电纺丝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9-26页 |
·引言 | 第1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9-20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9页 |
·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第19-20页 |
·纤维膜表征 | 第20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 | 第20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 | 第20页 |
·拉伸性能测试 | 第20页 |
·MTT法测试细胞毒性 | 第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四章 PLGA/SAPCL/HA-g-PLLA/PF-108复合纤维膜及性能研究 | 第26-36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27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6-27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及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第27页 |
·复合纤维膜的表征 | 第27-29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 | 第27页 |
·透射电镜 | 第27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 | 第27页 |
·FITR 光谱 | 第27页 |
·拉伸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表面水接触角 | 第28页 |
·生物降解 | 第28页 |
·生物活性评价 | 第28页 |
·细胞毒性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溶剂汽化交联对纳米纤维膜力学强度的影响 | 第36-43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36页 |
·纳米纤维膜交联 | 第36-37页 |
·纳米纤维膜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7页 |
·正交实验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2页 |
·形貌观察 | 第38-39页 |
·PLGA纤维膜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