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学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一、导论 | 第6-9页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6页 |
(二) 研究的现状综述 | 第6-8页 |
(三) 论文立意与结构 | 第8页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二、荀子礼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9-14页 |
(一) 荀子礼学思想产生的条件 | 第10-12页 |
(二) 荀子礼学思想产生的前提 | 第12页 |
(三) 荀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三、荀子礼学思想蕴含的价值 | 第14-16页 |
(一) 荀子礼学思想的“政治”价值 | 第14-15页 |
(二) 荀子礼学思想的“理想”价值 | 第15页 |
(三) 荀子礼学思想的“道德”价值 | 第15-16页 |
(四) 荀子礼学思想的“人生”价值 | 第16页 |
四、荀子礼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第16-35页 |
(一) “礼法并用”对高校法治教育的启示 | 第16-24页 |
1. “礼法同流,礼包含法”的意蕴 | 第18-20页 |
2. “礼法同质,先礼后法”的意蕴 | 第20-22页 |
3. “礼法同用,礼本法末”的意蕴 | 第22-24页 |
(二) “礼乐并用”对高校审美教育的启示 | 第24-28页 |
1. “美善相乐”在美育目标上展示的教育理念 | 第25-26页 |
2. “美善相乐”在美育内容上提供的教育资源 | 第26-27页 |
3. “美善相乐”在美育实践中体现的教育标准 | 第27-28页 |
(三) “礼的修养”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 第28-35页 |
1. “致思取向”矫正单纯知识教育的偏颇 | 第30-31页 |
2. “内外双修”拓展道德教育方法的内涵 | 第31-33页 |
3. “闻见知行”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的实践 | 第33-35页 |
五、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ABSTRACT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