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V2G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V2G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V2G 国内研究现状第13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理论分析第15-28页
   ·电动汽车入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第15-18页
     ·电动汽车入网对配电网的负面影响第16页
     ·电动汽车作为储能单元对电网的重要性第16-17页
     ·电动汽车储能对电网的积极影响第17-18页
   ·V2G 技术概述第18-22页
     ·V2G 的概念第18-19页
     ·V2G 的发展过程第19-20页
     ·V2G 系统各部件组成简介第20-22页
   ·电动汽车 V2G 运营模式第22-24页
     ·V2G 运营模式分类第23页
     ·集中 V2G 运营模式第23-24页
   ·具有 V2G 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方案第24-27页
     ·充电设施负荷等级划分与供电电源要求第24-25页
     ·充电设施接入电网的三种方案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的模型及调度策略研究第28-35页
   ·V2G 参与电网系统调峰第28-29页
     ·传统电网系统调峰第28-29页
     ·V2G 参与调峰的优势第29页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的模型第29-31页
     ·建模假设第29-30页
     ·目标函数第30页
     ·约束条件第30-31页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动汽车优化调度策略第31-32页
     ·粒子群算法简介第31-32页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动汽车调度策略流程第32页
   ·仿真算例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基于电动汽车入网的峰谷电价分时段优化第35-44页
   ·分时电价政策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影响第35-36页
     ·用户需求响应第35-36页
     ·电动汽车用户的电力需求弹性第36页
     ·峰谷电价第36页
   ·充放电模型第36-39页
     ·建模假设第36-37页
     ·用户充电时刻和日行驶里程的概率模型第37页
     ·无序充放电模型第37-38页
     ·响应分时电价引导的充放电模型第38-39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峰谷电价时段优化策略第39-42页
     ·蒙特卡洛方法简介第39页
     ·影响电网负荷曲线的因素分析第39-41页
     ·目标函数第41页
     ·遗传算法简介第41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峰谷电价时段优化策略第41-42页
   ·仿真算例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4-46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44页
   ·问题与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AN/LIN总线技术的车身网络系统设计及其可靠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LIN总线车窗开关模块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