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情绪劳动对教师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10-12页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第12-23页
 1 情绪劳动研究综述第12-15页
   ·情绪劳动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情绪劳动的维度与测量第13-15页
 2 工作家庭关系的研究综述第15-17页
   ·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工作家庭关系的概念及结构第16-17页
 3. 情绪劳动与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综述第17-23页
   ·情绪劳动与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需求—资源模型理论第17-18页
   ·情绪劳动在家庭领域的研究第18-19页
   ·情绪劳动与工作家庭的关系研究第19-23页
第三部分 研究问题与研究构思第23-33页
 1 以往研究中的局限第23页
 2 研究意义第23-25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23-24页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24-25页
 3 研究设计第25-33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假设第25-29页
   ·研究对象第29-30页
   ·研究方法第30页
   ·研究工具第30-33页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第33-56页
 1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33-39页
   ·情绪劳动量表的修订第33-36页
   ·工作家庭冲突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36页
   ·工作家庭促进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36-37页
   ·工作满意度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37页
   ·生活满意度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37-38页
   ·抑郁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38-39页
   ·情绪耗竭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39页
 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9-47页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9-42页
   ·变量的差异性检验第42-47页
 3 变量及其维度的回归分析第47-56页
   ·教师情绪劳动(工作)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回归分析第47-49页
   ·教师情绪劳动(家庭)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回归分析第49-51页
   ·工作家庭关系及其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第51-56页
第五部分 分析与讨论第56-66页
 1 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第56-58页
   ·各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第56页
   ·各变量在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分析第56-57页
   ·各变量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第57-58页
   ·各变量在班主任职务上的差异分析第58页
 2 教师家庭生活中的情绪劳动第58-59页
 3 教师情绪劳动与其工作一家庭关系的研究分析第59-61页
   ·教师工作中所付出的情绪劳动与其工作一家庭关系的研究分析第59-60页
   ·教师家庭中所付出的情绪劳动与其家庭=工作关系的研究分析第60-61页
 4 教师工作家庭关系及其影响分析第61-66页
   ·教师工作—家庭关系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第62页
   ·教师工作—家庭关系与抑郁的关系研究第62-63页
   ·教师家庭—工作关系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第63-64页
   ·教师家庭—工作关系与情绪耗竭的关系研究第64-66页
第六部分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第66-69页
 1 研究结论第66-67页
 2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第74-78页
在校期间个人科研或实践成果登记表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对卡通与真人面孔表情认知的行为和ERP比较研究
下一篇:中小学学校道德领导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