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幼儿对卡通与真人面孔表情认知的行为和ERP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部分 前言第13-34页
 1 情绪与面孔表情第13-14页
 2 幼儿对真人面孔表情认知的发展第14-15页
 3 真人面孔表情认知的神经基础第15-17页
 4 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ERP研究第17-23页
   ·面孔表情加工的ERP实验范式第17-19页
   ·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ERP成分第19-23页
 5 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影响因素第23-26页
   ·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性别差异第23-24页
   ·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大脑偏侧化第24-25页
   ·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实验任务差异第25-26页
   ·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文化差异第26页
 6 幼儿对卡通面孔表情认知研究的进展第26-28页
 7 问题提出第28-34页
   ·已有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研究基本思路第30-31页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31-34页
第二部分 幼儿对卡通与真人面孔表情认知的行为研究(研究一)第34-47页
 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34页
 2 研究方法第34-36页
   ·被试第34页
   ·实验材料第34-35页
   ·实验过程第35-36页
   ·数据分析第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幼儿表情标签与识别能力的差异第36-37页
   ·幼儿对真人和卡通表情认知能力的差异第37-41页
 4 讨论第41-46页
   ·卡通面孔相较于真人面孔表情认知更具优势第41-44页
   ·幼儿面孔表情识别能力优于表情标签第44-45页
   ·六岁幼儿对面孔不同表情的认知特点第45页
   ·女孩较男孩对悲伤情绪更具易感性第45-46页
 5 结论第46-47页
第三部分 幼儿对卡通与真人面孔表情内隐加工的ERP比较研究第47-71页
 研究二 性别判断任务下幼儿卡通与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ERP研究第47-63页
  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47页
  2 研究方法第47-49页
   ·被试第47页
   ·实验材料第47-48页
   ·实验过程第48页
   ·脑电记录参数第48页
   ·数据采集与分析第48-49页
  3 结果分析第49-59页
   ·行为结果分析第49页
   ·ERPs结果分析第49-59页
  4 讨论第59-62页
   ·卡通面孔与真人面孔加工的差异第59-60页
   ·面孔敏感性成分N170不受表情影响第60页
   ·晚期成分LPC受面孔表情影响第60-62页
   ·N170具有半球优势第62页
  5 结论第62-63页
 研究三 目标刺激任务下幼儿卡通与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ERP研究第63-71页
  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63页
  2 研究方法第63-65页
   ·被试第63页
   ·实验材料第63页
   ·实验过程第63-64页
   ·脑电记录参数第64页
   ·数据采集与分析第64-65页
  3 结果分析第65-69页
   ·行为结果分析第65页
   ·ERPs结果分析第65-69页
  4 讨论第69-70页
   ·真人面孔与卡通面孔加工的差异第69页
   ·面孔敏感性成分N170不受表情影响第69-70页
   ·N170具有半球优势第70页
  5 结论第70-71页
第四部分 幼儿对卡通与真人面孔表情外显加工的ERP比较研究第71-86页
 研究四 表情判断任务下幼儿卡通与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ERP比较研究第71-79页
  1 问题提出与假设第71页
  2 研究方法第71-73页
   ·被试第71页
   ·实验材料第71-72页
   ·实验过程第72页
   ·脑电记录参数第72-73页
   ·数据采集与分析第73页
  3 结果分析第73-76页
   ·行为结果分析第73页
   ·ERPs结果分析第73-76页
  4 讨论第76-78页
   ·卡通与真人面孔加工的差异第76-77页
   ·N170具有半球优势第77-78页
  5 结论第78-79页
 研究五 表情匹配任务下幼儿卡通与真人面孔表情加工的ERP比较研究第79-86页
  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79页
  2 研究方法第79-81页
   ·被试第79页
   ·实验材料第79页
   ·实验过程第79-80页
   ·脑电记录参数第80页
   ·数据采集与分析第80-81页
  3 结果分析第81-84页
   ·行为结果分析第81页
   ·ERPs结果分析第81-84页
  4 讨论第84-85页
   ·卡通与真人面孔加工的差异第84-85页
   ·相比于卡通面孔,真人面孔半球优势第85页
  5 结论第85-86页
第五部分 综合讨论与结论第86-98页
 1 主要研究结果讨论第86-94页
   ·卡通面孔与真人面孔加工的差异第86-87页
   ·表情对面孔加工的影响第87-89页
   ·被试性别差异对面孔表情加工的影响第89-91页
   ·实验任务对面孔表情加工的影响第91-93页
   ·面孔加工N170的半球优势第93-94页
 2 主要研究结论第94-96页
 3 总结论第96页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2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品味的影响因素研究—物质主义
下一篇:情绪劳动对教师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