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象集--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的演奏诠释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 缘起与意义 | 第9-14页 |
(二) 方法与创新 | 第14-16页 |
一、朱践耳与钢琴组曲《南国印象》 | 第16-26页 |
(一) 朱践耳:一位纯粹的艺术家 | 第16-20页 |
1. 精神世界 | 第17-19页 |
2. 艺术创造 | 第19-20页 |
(二) 钢琴组曲《南国印象》 | 第20-26页 |
1. 花之舞 | 第21-22页 |
2. 哄娃娃调 | 第22-23页 |
3. 童嬉 | 第23-24页 |
4. 情歌 | 第24-25页 |
5. 阿哩哩 | 第25-26页 |
二、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演奏诠释 | 第26-58页 |
(一) 《南国印象》的音乐分析 | 第27-32页 |
(二) 《南国印象》的演奏诠释 | 第32-58页 |
1. 《花之舞》的演奏 | 第33-41页 |
2. 《哄娃娃调》的演奏 | 第41-44页 |
3. 《童嬉》的演奏 | 第44-49页 |
4. 《情歌》的演奏 | 第49-52页 |
5. 《阿哩哩》的演奏 | 第52-58页 |
三、钢琴组曲《南国印象》的感性体验与价值诠释 | 第58-65页 |
(一) 感性体验 | 第58-62页 |
(二) 价值诠释 | 第62-65页 |
1. 审美价值 | 第62-63页 |
2. 文化价值 | 第63-64页 |
3. 社会价值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