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参与对制造商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第13-24页 |
·突破性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突破性创新的概念 | 第13-14页 |
·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区别 | 第14-16页 |
·供应商与制造商合作伙伴关系概述 | 第16-17页 |
·供应商参与创新的相关理论分析—交易成本理论 | 第17页 |
·供应商参与创新综述 | 第17-22页 |
·供应商参与创新的起源和发展 | 第18-19页 |
·供应商参与创新的主要形式 | 第19-20页 |
·供应商参与创新的重要性及动因 | 第20-21页 |
·供应商参与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 | 第21-22页 |
·供应商参与对制造商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24-30页 |
·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的理论假设 | 第25-30页 |
·供应商的技术能力 | 第25页 |
·专用性投资 | 第25-26页 |
·供应商和制造商合作关系 | 第26-28页 |
·供应商和制造商知识的互补性 | 第28页 |
·供应商参与和突破性创新绩效 | 第28-29页 |
·需求稳定性与供应商参与突破性产品创新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实证设计 | 第30-38页 |
·研究变量的测量 | 第30-35页 |
·变量测量指标的获取方法 | 第30页 |
·变量的可操作化定义 | 第30-35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5页 |
·问卷调查的收集 | 第35-36页 |
·调查对象的确定和选择 | 第35页 |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第35-36页 |
·数据分析程序及方法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 第38-57页 |
·量表的描述性分析 | 第38-40页 |
·企业性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页 |
·主导业务所在行业类型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企业年营业额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受调查人员所属职位的描述性统计 | 第40页 |
·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40-43页 |
·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43-49页 |
·供应商技术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3-44页 |
·专用性投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4-45页 |
·供应商和制造商合作关系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5-46页 |
·双方知识互补性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6-47页 |
·供应商参与程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7-48页 |
·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8页 |
·需求稳定性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8-49页 |
·模型的验证分析 | 第49-54页 |
·构建基本结构方程模型 | 第49-50页 |
·模型拟合度检验 | 第50-51页 |
·基本整体模型路径效果分析和假设检验 | 第51-52页 |
·需求稳定性调节效应检验 | 第52-53页 |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53-54页 |
·结果讨论 | 第54-57页 |
·各前因因素对供应商参与程度的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供应商参与程度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55-56页 |
·需求稳定性的调节作用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2页 |
·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57页 |
·启示和建议 | 第57-61页 |
·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问卷调查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