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1. 导论第16-31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6-18页
   ·文献综述第18-28页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提出 #4从农民负担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第19-20页
     ·农村公共产品及其供给方式的研究第20-24页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研究第24-26页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第26-28页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28-29页
     ·研究思路第28-29页
     ·研究方法第29页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9-31页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1-54页
   ·农村公共产品理论第31-43页
     ·公共产品的涵义、性质与分类第31-32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涵义、分类与基本特征第32-37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第37-42页
     ·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与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第42-43页
   ·制度变迁理论第43-54页
     ·制度的涵义、构成与功能第44-46页
     ·制度变迁第46-49页
     ·国家(或政府)与制度变迁第49-54页
3.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绩效分析第54-74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产生的制度环境第54-59页
     ·国家强制推行人民公社制度第54-56页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主要制度安排第56-59页
   ·公社体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第59-67页
     ·中国传统社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特征第59-61页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第61-67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第67-70页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农村公共产品集体供给制度的选择第68-70页
     ·农村公共产品集体供给制度有效地同人民公社体制实现制度耦合第70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绩效分析第70-74页
4. 家庭承包制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绩效分析第74-93页
   ·家庭承包制时期的农村主要制度安排第74-77页
     ·家庭承包制的确立第74-75页
     ·实施家庭承包制后农村主要制度安排的变化第75-77页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第77-84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变化第77-79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制度第79-82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第82-83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生产与管理制度第83-84页
   ·家庭承包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第84-88页
     ·制度环境变化使得原有的制度安排不再适用第84-86页
     ·政府行为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第86页
     ·路径依赖与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制度的延续第86-88页
   ·家庭承包制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绩效分析第88-93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第88-90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第90-91页
     ·农民负担进一步加重第91-93页
5.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革与绩效分析第93-112页
   ·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环境变化第93-96页
     ·国家稳步推行税费改革第93-94页
     ·税费改革后"三农"政策的转变第94-96页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革第96-105页
     ·转移支付与农村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第96-99页
     ·"一事一议"与农村公共产品社区供给第99-105页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绩效分析第105-112页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12-119页
   ·基本结论第112-113页
   ·政策建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第113-119页
     ·建立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增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第113-114页
     ·明晰产权关系,培育农村公共产品多元投资主体第114-116页
     ·疏通反映农民利益诉求的渠道,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民主决策机制第116-117页
     ·加强配套制度改革和建设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27-128页
后记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下一篇: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填方路堤动力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