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医疗广告及其政府监管 | 第14-26页 |
第一节 医疗广告的概念、形式、成因及消极影响 | 第14-17页 |
一、医疗广告的概念 | 第14页 |
二、 医疗广告的形式 | 第14-15页 |
三、 医疗广告的成因 | 第15-16页 |
(一) 医疗服务商品化和患者需求多元化 | 第15-16页 |
(二) 医疗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 第16页 |
四、 医疗广告的消极影响 | 第16-17页 |
(一) 医疗行业方面的消极影响 | 第16页 |
(二) 患者方面的消极影响 | 第16-17页 |
(三) 社会方面的消极影响 | 第17页 |
第二节 政府监管的概念及其角色分析 | 第17-23页 |
一、 政府监管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医疗广告政府监管的角色分析 | 第18-23页 |
(一) 医疗机构在政府监管中的角色分析 | 第18-19页 |
(二) 媒体在政府监管中的角色分析 | 第19-20页 |
(三) 消费者在政府监管中的角色分析 | 第20-21页 |
(四) 监管机构在政府监管中的角色分析 | 第21-22页 |
(五) 广告经营者在政府监管中的角色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医疗广告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一、 政府职能理论 | 第23-24页 |
二、 政府监管理论 | 第24-25页 |
三、 声誉机制理论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我国医疗广告的监管史与不足 | 第26-32页 |
第一节 政府监管医疗广告的历史沿革 | 第26-29页 |
一、 1993 年旧《办法》为政府监管医疗广告提供了法律依据 | 第26页 |
二、 2006 年新《办法》的颁布为政府监管医疗广告提供制度保证 | 第26-27页 |
三、 2007 年起各地政府对医疗广告的监管日益明显 | 第27-28页 |
四、 全国首例虚假医疗广告案代表监管进入新格局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医疗广告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一、 多重管理易造成医疗广告监管漏洞 | 第29页 |
二、 医疗广告的监管缺少必要的法制保障和权威性 | 第29页 |
三、 执法依据不明是医疗广告监管的一大弊端 | 第29-30页 |
四、 医疗广告的监督执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国外医疗广告政府监管的经验及教训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国外的医疗广告监管经验 | 第32-37页 |
一、 法国:医疗评估的结果就是广告 | 第32-33页 |
二、 德国:医疗广告委员会监管医疗广告 | 第33-34页 |
三、 英国:形成一套严格可循的医疗广告制度 | 第34页 |
四、 美国:从自律角度规范经营主体 | 第34-36页 |
五、 日本:严格规定医疗广告信息内容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各国医疗广告经验借鉴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医疗广告政府监管的途径 | 第38-49页 |
第一节 政府监管方面解决方案分析 | 第38-40页 |
一、 政府监管部门应协调配合 | 第38-39页 |
二、 政府监管部门应提高执法水平 | 第39页 |
三、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第39页 |
四、 共同治理违法医疗广告 | 第39-40页 |
五、 完善医疗广告的法律体系 | 第40页 |
六、 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 | 第40页 |
第二节 从政府监管理论角度分析对策 | 第40-44页 |
一、 不应全面封杀医疗广告 | 第40-42页 |
(一) 取消医疗广告便切断了消费者的信息渠道 | 第41页 |
(二) 取消医疗广告便使媒体经营面临困境 | 第41页 |
(三) 取消医疗广告违背了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 第41页 |
(四) 取消医疗广告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 第41-42页 |
二、 适当放松管制确保高效监管 | 第42-44页 |
(一) 着力建立健全医疗市场的法律法规 | 第42页 |
(二) 实行疏堵结合的方式 | 第42页 |
(三) 严格把好技术审查关口 | 第42-43页 |
(四) 政府应发挥好间接调控作用 | 第43页 |
(五)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 第43-44页 |
(六) 促进行业自律 | 第44页 |
第三节 从声誉机制提出监管方案 | 第44-49页 |
一、 从制度上保障医疗广告监管 | 第45-46页 |
(一) 建立通畅的医疗信息平台 | 第45页 |
(二) 严惩违法监管主体 | 第45页 |
(三) 共同整治违法医疗广告 | 第45-46页 |
二、 完善政府部门与医疗机构声誉共建机制 | 第46-47页 |
(一) 搭建医疗服务信息平台 | 第46页 |
(二) 探索新的营销手段 | 第46页 |
(三) 加强医疗机构执业管理 | 第46-47页 |
三、 优化医疗监管的社会层级组织结构 | 第47页 |
(一) 完善社会监督网络 | 第47页 |
(二) 重视监督管理社会中间层主体 | 第47页 |
四、 建立医疗广告管理的长效机制 | 第47-49页 |
(一) 保障公民权利 | 第47-48页 |
(二)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 | 第48页 |
(三) 建立利益驱动机制 | 第48页 |
(四) 建立保障性制度 | 第48-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