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创新之处和难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分析 | 第20-28页 |
·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基本养老保险 | 第20页 |
·企业年金 | 第20-21页 |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 第21页 |
·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 | 第21-25页 |
·劳动力再生产理论 | 第21-22页 |
·国家干预理论 | 第22-23页 |
·社会产品分配理论 | 第23-24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规律 | 第25-26页 |
·社会养老保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 | 第25页 |
·社会养老保险突出公平兼顾效率的规律 | 第25-26页 |
·社会养老保险国家为主市场辅助的规律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沁水县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历程与发展现状 | 第28-32页 |
·沁水县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沁水县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历程 | 第29页 |
·沁水县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沁水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32-43页 |
·问卷调查说明 | 第32页 |
·沁水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7页 |
·人员全覆盖的目标尚未实现,参保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33-34页 |
·企业职工养老金待遇偏低,养老金水平差距大 | 第34-35页 |
·企业年金发展缓慢,补充养老金规模过小 | 第35-36页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接困难 | 第36页 |
·基金保值增值难 | 第36-37页 |
·沁水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7-42页 |
·企业和职工参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37-38页 |
·地区生产总值低,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 第38-39页 |
·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新投产企业拉动不足,制约经济发展 | 第39-40页 |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养老的压力增加 | 第40-41页 |
·投资渠道单一,基金保值增值难以实现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完善沁水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对策 | 第43-49页 |
·加强参保宣传,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 第43-44页 |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养老待遇 | 第44-45页 |
·借鉴国内外经验,推进企业年金发展 | 第45页 |
·强化管理,处理异地转接困难 | 第45-46页 |
·拓宽筹资渠道,实现基金增值保值 | 第46-47页 |
·完善相关法律,提倡多元化养老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1、结论 | 第49-50页 |
2、展望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附录 1 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