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对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实的危害性研究 | 第13页 |
·对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实原因的研究 | 第13-14页 |
·对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改进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5-16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基本依据 | 第17-24页 |
·养老保险基金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关系分析 | 第17-19页 |
·养老保险基金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养老保险基金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关系 | 第18-19页 |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确定的政策依据 | 第19-20页 |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定 | 第19-20页 |
·基本养老保险的征缴模式 | 第20页 |
·养老保险待遇与缴费基数的关系 | 第20-23页 |
·养老保险待遇的政策规定 | 第20-22页 |
·山西省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阳泉市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现状分析 | 第24-28页 |
·阳泉市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情况 | 第24-25页 |
·阳泉市养老保险的参保现状 | 第24-25页 |
·阳泉市养老保险基金给付及结余 | 第25页 |
·阳泉市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变迁 | 第25-27页 |
·阳泉市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变化 | 第25-26页 |
·阳泉市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现状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相关分析 | 第28-37页 |
·缴费基数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缴费基数偏高 | 第28-29页 |
·缴费基数确定的方法简单 | 第29页 |
·缴费基数不实带来的危害 | 第29-33页 |
·导致企业逃费 | 第30-31页 |
·加重职工负担 | 第31-32页 |
·降低退休老年人的待遇水平 | 第32-33页 |
·缴费基数不实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工资项目 | 第33页 |
·核定范围 | 第33-34页 |
·政策执行力 | 第34-35页 |
·缴费主体行为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缴费基数调整方法的选择 | 第37-44页 |
·缴费基数的调整方法 | 第37-40页 |
·缴费基数确定方法的种类 | 第37-38页 |
·调整方法选择 | 第38-40页 |
·缴费基数的动态调整方法 | 第40-43页 |
·调整思路 | 第40-41页 |
·调整方法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6章 完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建议 | 第44-49页 |
·完善核算方法 | 第44-45页 |
·扩大调查范围 | 第44页 |
·调整统计内容 | 第44-45页 |
·优化稽核制度 | 第45-47页 |
·相关部门联动 | 第45页 |
·建立工作机制 | 第45-46页 |
·制定实施细则 | 第46-47页 |
·健全信息披露机制 | 第47-48页 |
·增加收入透明度 | 第47页 |
·加强社会监督 | 第47-48页 |
·运用现代化手段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1、结论 | 第49页 |
2、展望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附录 1 中部地区在岗职工与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比值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