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账户结构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1页
2 理论相关研究综述第11-18页
   ·心理账户理论的产生第11-12页
     ·心理账户的产生背景第11页
     ·心理账户理论的形成第11-12页
   ·心理账户理论概述第12页
   ·心理账户的特征第12-14页
     ·非替代性第12-13页
     ·享乐主义编辑第13-14页
     ·灵活性第14页
     ·对心理账户结构的研究第14-16页
   ·以往研究不足第16-18页
3 研究主题第18-21页
   ·总体构思与假设第18-19页
   ·研究流程与方法第1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1页
4.研究一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第21-31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1页
   ·预实验第21-23页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21-22页
     ·研究结果第22页
     ·结果讨论第22-23页
   ·问卷条目收集第23页
     ·无结构问卷第23页
     ·焦点小组第23页
   ·问卷编制与发放第23-24页
     ·问卷的编制第23-24页
     ·问卷的发放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结果第25-28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指标第25-26页
     ·探索性因子研究过程第26页
     ·财富收入账户的结构第26-27页
     ·财富支出账户的结构第27页
     ·财富储存账户的结构第27-28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结果第28-29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指标第28-29页
     ·研究结果第29页
   ·结论与讨论第29-31页
     ·收入账户部分第29-30页
     ·支出账户部分第30页
     ·储存账户部分第30-31页
5.研究二心理账户结构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第31-42页
   ·实验 1 收入账户、金额对大学生经济行为的影响第31-37页
     ·研究目的第31页
     ·研究过程第31-32页
     ·研究结果第32-35页
     ·小结与讨论第35-37页
   ·实验 2 支出账户、外部标签对大学生经济行为的影响第37-42页
     ·研究目的第37-38页
     ·研究过程第38-39页
     ·研究结果第39-40页
     ·小结与讨论第40-42页
6.研究讨论与结论第42-46页
   ·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第42-43页
   ·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对经济行为影响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7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6-48页
   ·研究不足第46页
   ·研究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附录第53-65页
 附录1第53-59页
 附录2第59-61页
 附录3第61-64页
 附录4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昉与波提切利绘画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返乡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基于淳安县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