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4页 |
| 1 动物生殖激素检测的意义与作用 | 第10-11页 |
|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 第10页 |
|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 | 第10页 |
|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 第10-11页 |
|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 第11页 |
| ·奶牛 | 第11页 |
| 2 生殖激素的检测 | 第11-12页 |
| 3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的过去及现状 | 第12-13页 |
| ·历史及其外形特征 | 第12页 |
| ·生活环境及其习性 | 第12页 |
| ·繁殖能力及其生存现状 | 第12-13页 |
| ·发情周期的行为学变化 | 第13页 |
| 4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华南虎粪样保存条件的研究探讨 | 第14-3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页 |
| 2 粪样的采集与处理 | 第14-16页 |
| ·粪样采集 | 第14页 |
| ·华南虎粪样在常温保存下不同时间(6小时内)对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 ·冷冻干燥后保存和冷冻(-20℃)保存对华南虎粪样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15页 |
| ·不同保存温度对华南虎粪样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15页 |
| ·不同保存天数对华南虎粪样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 3 生殖激素的提取 | 第16-17页 |
| ·类固醇激素的提取 | 第16页 |
| ·糖蛋白激素的提取 | 第16-17页 |
| 4 酶联免疫法检测激素 | 第17-19页 |
| ·试剂组成 | 第17页 |
| ·标准品的稀释与加样 | 第17-18页 |
| ·加样 | 第18页 |
| ·温育 | 第18页 |
| ·配液 | 第18页 |
| ·洗涤 | 第18页 |
| ·加酶 | 第18页 |
| ·温育 | 第18页 |
| ·洗涤 | 第18页 |
| ·显色 | 第18-19页 |
| ·终止 | 第19页 |
| ·测定 | 第19页 |
|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9页 |
| ·绘制标准曲线 | 第19页 |
| ·数据分析 | 第19页 |
| 6 华南虎粪样在常温保存下不同时间(6小时内)对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19-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1页 |
| ·讨论 | 第21-22页 |
| 7 直接冷冻干燥和低温(-20-C)保存24h后冷冻干燥对华南虎粪样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22-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 ·讨论 | 第24页 |
| 8 不同保存温度对华南虎粪样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24-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 ·讨论 | 第27-28页 |
| 9 保存不同天数对华南虎粪样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28-36页 |
| ·4℃保存不同天数(9d)对华南虎类样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 ·-20℃保存不同天数(9d)对华南虎粪样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华南虎类样低温(-20℃)保存60d对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 ·讨论 | 第35-36页 |
| 第二章 雌性华南虎发情周期激素含量的测定 | 第36-46页 |
| 1 试验样本及材料 | 第36页 |
| ·试验样本 | 第36页 |
|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36页 |
| 2 粪样的采集与处理 | 第36-37页 |
| ·粪样采集 | 第36页 |
| ·粪样处理 | 第36-37页 |
| 3 生殖激素的提取 | 第37页 |
| ·类固醇激素的提取 | 第37页 |
| ·糖蛋白激素的提取 | 第37页 |
| 4 酶联免疫法检测激素 | 第37-40页 |
| ·试剂组成 | 第37-38页 |
| ·标准品的稀释与加样 | 第38-39页 |
| ·加样 | 第39页 |
| ·温育 | 第39页 |
| ·配液 | 第39页 |
| ·洗涤 | 第39页 |
| ·加酶 | 第39页 |
| ·温育 | 第39页 |
| ·洗涤 | 第39页 |
| ·显色 | 第39页 |
| ·终止 | 第39页 |
| ·测定 | 第39-40页 |
|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0页 |
| ·绘制标准曲线 | 第40页 |
|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 6 华南虎发情周期中粪样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变化 | 第40-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 ·讨论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