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制导律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重复使用运载器概述 | 第16-18页 |
·重复使用运载器 | 第16-17页 |
·RLV 飞行过程 | 第17-18页 |
·TAEM 飞行特点 | 第18-19页 |
·TAEM 制导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轨迹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制导方案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总体方案 | 第25-33页 |
·引言 | 第25页 |
·问题描述 | 第25-26页 |
·轨迹设计问题 | 第25-26页 |
·制导问题 | 第26页 |
·制导的体系结构 | 第26-28页 |
·制导方案 | 第28-31页 |
·轨迹设计方案 | 第28-29页 |
·制导方案 | 第29-31页 |
·验证方案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对象特性建模与分析 | 第33-39页 |
·引言 | 第33页 |
·对象特性建模 | 第33-35页 |
·坐标系定义 | 第33-34页 |
·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 | 第34页 |
·二维质点动力学方程 | 第34-35页 |
·对象特性分析 | 第35-38页 |
·舵面对气动力的影响 | 第35-37页 |
·升阻比特性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TAEM 轨迹设计 | 第39-61页 |
·引言 | 第39页 |
·轨迹设计思路 | 第39-41页 |
·约束条件 | 第39-40页 |
·能量走廊的定义 | 第40-41页 |
·轨迹设计思路 | 第41页 |
·轨迹设计方法 | 第41-43页 |
·动压剖面 | 第41-42页 |
·轨迹生成算法 | 第42-43页 |
·能量走廊的设计 | 第43-51页 |
·最陡下滑轨迹设计 | 第43-45页 |
·最大升阻比下滑轨迹设计 | 第45-47页 |
·不确定性对能量走廊的影响 | 第47-51页 |
·能量走廊的确定 | 第51页 |
·标称轨迹的设计 | 第51-59页 |
·动压剖面的确定 | 第51-52页 |
·标称轨迹的生成 | 第52-53页 |
·标称轨迹性能分析 | 第53-57页 |
·轨迹数据库 | 第57-59页 |
·标称轨迹的选择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TAEM 制导律设计 | 第61-87页 |
·引言 | 第61页 |
·能量管理思想 | 第61-62页 |
·纵横向综合制导方案 | 第62-75页 |
·制导的总体方案 | 第62-63页 |
·纵向制导 | 第63-69页 |
·横侧向制导 | 第69-75页 |
·制导律设计 | 第75-80页 |
·纵向制导律设计 | 第75-78页 |
·横侧向制导律设计 | 第78-80页 |
·仿真验证 | 第80-86页 |
·仿真环境 | 第80-81页 |
·制导策略的验证 | 第81-84页 |
·制导的鲁棒性验证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本文主要成果 | 第87-88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