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縮略词表及其英汉对照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 大豆种子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大豆贮藏蛋白的分类 | 第12-15页 |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 | 第15-16页 |
·7S亚基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 改变大豆氨基酸组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内源蛋白基因的改造和调控 | 第17页 |
·导入异源基因 | 第17-18页 |
·诱变技术利用 | 第18页 |
3 RNAi技术及作用机制 | 第18-24页 |
·RNAi研究的发展历史 | 第19-20页 |
·RNAi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RNAi技术的特征 | 第20-21页 |
·RNA干涉技术的的应用 | 第21-22页 |
·应用RNA干涉技术构建高效植物干扰载体 | 第22-24页 |
4 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 | 第24-29页 |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 第24-28页 |
·大豆遗传转化相关基因 | 第28-29页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大豆Gm7Sa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31-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32-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Gm7Sa因序列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39页 |
·Gm7Sa干涉片段的克隆 | 第39-40页 |
·利Gateway技术构建RNAi干涉载体 | 第40-41页 |
·植物干扰表达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的检测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的遗传转化 | 第43-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44-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9页 |
·大豆的转化及再生 | 第48-53页 |
·转化植株的获得 | 第53页 |
·转化植株的叶片涂抹检测 | 第53-54页 |
·转化植株的叶片的PCR检测 | 第54-55页 |
·转基因植株的荧光定量拷贝数结果 | 第55-58页 |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1页 |
·大豆遗传转化影响因素 | 第59-60页 |
·抗性植株的检测 | 第60-61页 |
第四章 高代转基因大豆检测 | 第61-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3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1-62页 |
·方法与步骤 | 第62-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7页 |
·高代转基因大豆植株含硫氨基酸和自由氨基酸含量测定 | 第63-65页 |
·高代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 | 第65-66页 |
·高代转基因大豆的半定量分析 | 第66页 |
·高代转基因大豆植株含硫氨基酸和自由氨基酸含量测定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69页 |
全文结论 | 第69-71页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