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隧道围岩危石锚固机理与优化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1.2.1 隧道危石锚固机理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节理岩体室内试验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3 隧道危石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第22-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页
        1.3.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1.3.3 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隧道危石锚固受力模式及影响因素第25-32页
    2.1 隧道危石失稳模式第25-29页
        2.1.1 坠落失稳模式第26-27页
        2.1.2 滑移失稳模式第27-28页
        2.1.3 旋落失稳模式第28-29页
    2.2 锚杆受力模式及影响因素第29-31页
        2.2.1 危石锚固锚杆受力模式分析第29-30页
        2.2.2 锚杆支护强度影响参数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隧道危石锚固试验系统及试验设计第32-45页
    3.1 试验模拟系统第32-34页
        3.1.1 多功能岩体剪切试验机第32-34页
        3.1.2 试验监测系统第34页
    3.2 试验模拟方案第34-37页
    3.3 岩块试件制备及参数测定第37-41页
        3.3.1 岩块锚固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第37-38页
        3.3.2 材料配置及式样制作第38-40页
        3.3.3 材料力学参数测定试验第40-41页
    3.4 结构面力学参数测定试验第41-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隧道危石锚杆支护剪切作用机理第45-63页
    4.1 节理岩体锚杆支护压剪试验第45-53页
        4.1.1 试验步骤第45页
        4.1.2 不同锚杆数量锚固体强度分析第45-49页
        4.1.3 不同锚杆排布方式锚固体强度分析第49-51页
        4.1.4 不同锚固角度锚固体强度分析第51-53页
    4.2 节理岩体锚杆支护剪切数值计算第53-62页
        4.2.1 离散元计算软件概述第53-54页
        4.2.2 锚杆单元模型第54-56页
        4.2.3 基本模型的建立第56-57页
        4.2.4 物理力学参数确定第57页
        4.2.5 模型强度特性分析第57-62页
    4.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隧道危石锚杆支护拉剪作用机理第63-74页
    5.1 节理岩体锚杆支护拉剪试验第63-70页
        5.1.1 试验步骤第63-65页
        5.1.2 不同锚杆数量锚固体强度分析第65-67页
        5.1.3 不同锚杆排布方式锚固体强度分析第67-68页
        5.1.4 不同锚固角度锚固体强度分析第68-70页
    5.2 节理岩体锚杆支护拉剪数值模拟第70-73页
        5.2.1 基本模型的建立第70-71页
        5.2.2 模型强度特性分析第71-73页
    5.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节理岩体锚杆支护受拉作用机理第74-84页
    6.1 节理岩体锚杆支护单轴拉伸试验第74-79页
        6.1.1 试验步骤第74-76页
        6.1.2 不同锚杆数量锚固体强度分析第76-78页
        6.1.3 不同锚固角度锚固体强度分析第78-79页
    6.2 节理岩体锚杆支护单轴拉伸数值模拟第79-82页
        6.2.1 基本模型的建立第80页
        6.2.2 模型强度特性分析第80-82页
    6.3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七章 隧道危石锚固优化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第84-99页
    7.1 工程概况第84-86页
        7.1.1 地质条件第85-86页
    7.2 块体离散元数值模拟模型第86-89页
        7.2.1 基本计算模型建立第86页
        7.2.2 不同失稳类型危石模型建立第86-88页
        7.2.3 物理力学参数确定第88-89页
        7.2.4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第89页
    7.3 不同失稳模式下危石加固机制第89-98页
        7.3.1 直接坠落失稳型危石加固机制第89-92页
        7.3.2 单面滑动失稳型危石加固机制第92-94页
        7.3.3 双面滑动失稳型危石加固机制第94-97页
        7.3.4 隧道危石锚固优化设计第97-98页
    7.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99-101页
    8.1 结论第99-100页
    8.2 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7页
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第107-108页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现代诗潮转向研究
下一篇:民间仪俗与民族文学研究--历史考察、文本分析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