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姿态鲁棒的人脸图像性别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引言第12-13页
   ·人脸图像性别识别的应用领域第13-14页
   ·人脸图像性别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基于几何特征的性别识别方法第14-15页
     ·基于外观特征的性别识别方法第15-16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6-18页
第2章 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对比研究第18-32页
   ·引言第18页
   ·基于经典方法的人脸图像特征提取第18-22页
     ·Gabor变换第18-19页
     ·LBP算子第19-22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图像特征提取第22-26页
     ·稀疏编码第22-25页
     ·基于稀疏编码的特征表达第25-26页
   ·两类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第26-31页
     ·传统特征方法第27-29页
     ·使用稀疏编码的方法第29-30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多模型改进的ASM的人脸图像姿态矫正第32-42页
   ·引言第32页
   ·基于多模型改进的ASM的人脸图像姿态矫正第32-39页
     ·经典ASM第32-35页
     ·使用多模型改进ASM第35-38页
     ·基于三角剖分的纹理映射方法第38-3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姿态鲁棒的人脸图像性别识别方法第42-58页
   ·引言第42页
   ·姿态鲁棒的人脸图像性别识别方法第42-52页
     ·基于Adaboost算法的图像人脸区域的检测第42-47页
     ·人脸图像的预处理第47-49页
     ·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第49-50页
     ·超完备字典的构建第50-51页
     ·使用稀疏表达构建分类器第51-5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数据集提炼处理第52-53页
     ·人脸数据库与实验环境第53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卡口人脸比对系统设计与实现第58-68页
   ·系统的应用意义第58页
   ·系统的构架第58-62页
     ·系统总体框架第58-59页
     ·系统部署第59-60页
     ·系统组成第60-62页
   ·性别识别子系统第62-63页
   ·应用验证第63-66页
   ·本章小节第66-6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结论第68页
   ·后续工作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数字图像相关加速方法与GPU高速实现
下一篇:基于逆向运动学的人体运动图像跟踪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