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提取诱发遗忘机制探究:行为与ERPs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 提取诱发遗忘的概念第11页
 2 提取诱发遗忘的研究范式第11-14页
   ·学习阶段第12页
   ·提取练习阶段第12-13页
   ·干扰阶段第13页
   ·测试阶段第13-14页
 3 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的理论解释第14-19页
   ·抑制说第14-18页
   ·非抑制说第18-19页
 4 提取诱发遗忘的边界条件第19-25页
   ·参照标准第20-21页
   ·情绪第21-23页
   ·整合性编码第23-24页
   ·延迟第24-25页
 5 提取诱发遗忘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第25-26页
 6 总结第26-27页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与设计第27-30页
 1 问题提出第27页
 2 研究思路第27-28页
 3 研究内容第28页
 4 研究意义第28-30页
   ·论意义第28页
   ·实践意义第28-30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30-46页
 实验1:材料呈现方式对提取诱发遗忘效应的影响第30-35页
   ·研究目的第30页
   ·研究方法第30-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34页
   ·讨论第34-35页
 实验2:不同提取条件对提取诱发遗忘效应的影响第35-37页
   ·研究目的第35页
   ·研究方法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讨论第37页
 实验3:继时呈现“类别”、“样例”条件下ERP研究第37-46页
   ·研究目的第37页
   ·研究方法第37-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4页
   ·讨论第44-46页
第四部分 总讨论第46-51页
 1 材料学习方式和提取方式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第46-47页
 2 提取阶段提取诱发遗忘的时间进程第47-48页
 3 提取诱发遗忘的研究展望第48-51页
   ·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从神经机制上解决分歧第48-49页
   ·研究提取诱发遗忘的边界条件,以及其产生原因第49页
   ·对特殊人群的研究第49-51页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第51-52页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第52-57页
附录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作记忆容量和刺激属性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多少”概念阈限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人际信任、疏离感与公共道德责任意识的关系及教育对策研究